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旅游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5-14 00:00
信息来源:
永定区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既是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更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市旅游品位。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我区林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更赋予了保护森林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
一、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保护森林资源是提高我区旅游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追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潮流,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特别是张家界以旅游立市,永定区依托“张家界”这块旅游品牌,大力挖掘旅游资源,逐步把天门山、茅岩河打造成为旅游精品线路,现在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可以说是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基,各族人民的财富之源,建设小康的必由之路。
我区的旅游以森林旅游为主。离开了森林,茅岩河漂流将大打折扣,离开了森林,天门山美妙绝伦的“空中花园”将是荡然无存,离开了森林,城市森林公园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提升我区旅游质量和品位的关键是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只有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才能彻底地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生态旅游的氛围、真正地提升我区的游游质量。我区为了服务旅游的大局,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中德合作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全力支持林业的发展,对全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了生态效益补偿,全力保护好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以成为促进我区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提升旅游品位的必然要求。
2、保护森林资源是创建森林城市的必然趋势。
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张家界建设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奋斗目标。胡伯俊市长在去年创建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强调,“创建森林城市,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扩大城市绿化,优化城市生态,美化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创建森林城市就是要把我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我区作为我市创建森林城市的主战场,责任重大。十五”森林资源清查表明:虽然我区森林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呈现“三增长”,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从有林地面积来看,近五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我区净增有林地面积达25万亩,但林分质量却在下降,全区中幼林面积由95年的98.96万亩,增加到138.39万亩,增加39.8%,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却呈下降趋势。可采伐森林资源日趋减少,与张家界核心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严重的反差与核心服务区建设相背离,极不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市城区周围、城郊乡镇、街道办事处山地绿化工作,对“大字报、小天窗”实行见缝补绿,其次要加快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步伐,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第三要加强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解决以往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怪圈,使城区周围和城郊山地绿起来,为森林城市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3、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整洁”的要求,我区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和上级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区农村的生产发展缓慢,基本上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水平,机械化生产很少,大部分以家庭式的小生产为主,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农产品和外出务工,大部分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农民收入低、人居环境有待改善。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培育后续产业,改变老百姓的一些陈旧的耕种习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搞好山区的综合开发,切实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让林业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绿色银行”。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美化居住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保护森林资源是构建和谐永定的根本需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蓄积,扩大林地面积,才能达到美化人居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共处。构建和谐永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坚持依法治林,科学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当前,国家林业局又提出了建设现代林业的新要求,要求必须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坚持造林和保护并举,一手抓绿化,一手抓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和非法侵占林地,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现永续利用和生态良好。这就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善生态状况,建设秀美山川,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一方面保护现有资源,使之免遭破坏,另一方面,加大林业科技含量,培育新的资源,造管结合,造封并重,使森林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有力推动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切实抓好我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质量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是一切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加强我区森林资源的管理,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从而有力推动我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今年森保节的主题就是“ 绿色、生态、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林业,只有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营造林活动,才能使广义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森林法》和党的林业政策,使林业法律法规真正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让民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在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全社会爱林、护林的工作氛围,为我区林业的发展和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要充分利用每年的义务植树节,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造林、护林活动,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造林大户,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我区林业建设,三是要积极调整我区林业产业结构,调配好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通过造、抚、节的措施对现有林分进行改造,使过去单一的林种结构得到调整,达到林相整齐、结构合理的目的,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森林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明确方向,快速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既要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又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明确林业发展方向,快速推动我区的林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把森林旅游作为我区的第一大林业产业来做大、做强,使林业发展、森林保护与旅游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搞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科普教育等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品位,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我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是市府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做好天门山、茅岩河和西线旅游开发的同时,着重挖掘回龙观、子午台、渡船坡等城市森林公园的潜力,把它们建设成为集游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对猪石头、仙人溪、禹家溪等避暑胜地建立度假村、避暑山庄,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我区度假疗养。
二是要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苗木花卉的基地建设,根据我区特殊的区位优势,搞好生态林业、园艺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等新型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加大林业科技成果在林业生产中的使用,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五倍子、葛根等林产品的深加工,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三是要大力扶持我区林业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区林业加工企业的加快发展
3、项目带动,着力抓好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林业工程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要切实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并带动我区经济的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继续抓好以退耕还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并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措施,加强管护,巩固工程建设成果。二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认真做好王家坪马头溪自然保护小区、新桥白鹭保护小区等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认真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可贵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平衡地发展。四是要积极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搞好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巩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并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为彻底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作出积极的努力。
4、创新机制,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林业管理队伍承接着林业技术引进和推广、试验、示范、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森林资源使用监测及森林资源管护、林政执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各类违法犯罪、维护林区长治久安的重任,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一是要稳定林业管理队伍。林业管理队伍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人头经费不断增长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减少采伐量的矛盾日渐凸出,为了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维护林业管理队伍的稳定,广大林业管理人员打法律的“擦边球”,对乱砍滥伐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然后依靠罚款增收,不惜破坏森林资源来保稳定,这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最根本、最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只是“纸上谈兵”,不但破坏我区的生态环境、而且最终影响我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而且最终无法保证林业管理队伍的稳定。因此一定要理顺林业管理体制,在搞好乡镇、街道办事处林业站工作人员分流的基础上,争取将林业管理人员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现财政供养,解决广大林业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工作上。
二是要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政治上靠的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的要求,不断加强林业管理队伍的作风、组织、思想、制度建设,抓好林业综合管理队伍、林业专业技术队伍、林业执法队伍和基层林业应用型人才队伍等林业队伍建设,努力创造条件,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人员干成事,使一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对林业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努力创建一支学习型、专业型的林业管理队伍。
三是要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打破行业的条条框框,加强行业、岗位之间的人员流通,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工作局面,全面加强我区的森林资源保护,达到富民强区的目的,有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孙林贤 覃广 杨泓)
一、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保护森林资源是提高我区旅游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追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潮流,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特别是张家界以旅游立市,永定区依托“张家界”这块旅游品牌,大力挖掘旅游资源,逐步把天门山、茅岩河打造成为旅游精品线路,现在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可以说是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基,各族人民的财富之源,建设小康的必由之路。
我区的旅游以森林旅游为主。离开了森林,茅岩河漂流将大打折扣,离开了森林,天门山美妙绝伦的“空中花园”将是荡然无存,离开了森林,城市森林公园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提升我区旅游质量和品位的关键是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只有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才能彻底地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生态旅游的氛围、真正地提升我区的游游质量。我区为了服务旅游的大局,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中德合作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全力支持林业的发展,对全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了生态效益补偿,全力保护好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以成为促进我区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提升旅游品位的必然要求。
2、保护森林资源是创建森林城市的必然趋势。
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张家界建设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奋斗目标。胡伯俊市长在去年创建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强调,“创建森林城市,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扩大城市绿化,优化城市生态,美化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创建森林城市就是要把我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我区作为我市创建森林城市的主战场,责任重大。十五”森林资源清查表明:虽然我区森林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呈现“三增长”,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从有林地面积来看,近五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我区净增有林地面积达25万亩,但林分质量却在下降,全区中幼林面积由95年的98.96万亩,增加到138.39万亩,增加39.8%,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却呈下降趋势。可采伐森林资源日趋减少,与张家界核心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严重的反差与核心服务区建设相背离,极不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市城区周围、城郊乡镇、街道办事处山地绿化工作,对“大字报、小天窗”实行见缝补绿,其次要加快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步伐,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第三要加强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解决以往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怪圈,使城区周围和城郊山地绿起来,为森林城市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3、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整洁”的要求,我区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和上级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区农村的生产发展缓慢,基本上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水平,机械化生产很少,大部分以家庭式的小生产为主,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农产品和外出务工,大部分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农民收入低、人居环境有待改善。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培育后续产业,改变老百姓的一些陈旧的耕种习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搞好山区的综合开发,切实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让林业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绿色银行”。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美化居住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保护森林资源是构建和谐永定的根本需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蓄积,扩大林地面积,才能达到美化人居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共处。构建和谐永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坚持依法治林,科学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当前,国家林业局又提出了建设现代林业的新要求,要求必须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坚持造林和保护并举,一手抓绿化,一手抓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和非法侵占林地,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现永续利用和生态良好。这就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善生态状况,建设秀美山川,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一方面保护现有资源,使之免遭破坏,另一方面,加大林业科技含量,培育新的资源,造管结合,造封并重,使森林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有力推动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切实抓好我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质量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是一切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加强我区森林资源的管理,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从而有力推动我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今年森保节的主题就是“ 绿色、生态、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林业,只有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营造林活动,才能使广义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森林法》和党的林业政策,使林业法律法规真正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让民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在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全社会爱林、护林的工作氛围,为我区林业的发展和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要充分利用每年的义务植树节,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造林、护林活动,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造林大户,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我区林业建设,三是要积极调整我区林业产业结构,调配好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通过造、抚、节的措施对现有林分进行改造,使过去单一的林种结构得到调整,达到林相整齐、结构合理的目的,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森林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明确方向,快速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既要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又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明确林业发展方向,快速推动我区的林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把森林旅游作为我区的第一大林业产业来做大、做强,使林业发展、森林保护与旅游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搞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科普教育等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品位,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我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是市府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做好天门山、茅岩河和西线旅游开发的同时,着重挖掘回龙观、子午台、渡船坡等城市森林公园的潜力,把它们建设成为集游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对猪石头、仙人溪、禹家溪等避暑胜地建立度假村、避暑山庄,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我区度假疗养。
二是要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和苗木花卉的基地建设,根据我区特殊的区位优势,搞好生态林业、园艺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等新型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加大林业科技成果在林业生产中的使用,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五倍子、葛根等林产品的深加工,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三是要大力扶持我区林业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区林业加工企业的加快发展
3、项目带动,着力抓好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林业工程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要切实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并带动我区经济的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继续抓好以退耕还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并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措施,加强管护,巩固工程建设成果。二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认真做好王家坪马头溪自然保护小区、新桥白鹭保护小区等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认真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可贵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平衡地发展。四是要积极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搞好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巩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并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为彻底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作出积极的努力。
4、创新机制,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林业管理队伍承接着林业技术引进和推广、试验、示范、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森林资源使用监测及森林资源管护、林政执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各类违法犯罪、维护林区长治久安的重任,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一是要稳定林业管理队伍。林业管理队伍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人头经费不断增长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减少采伐量的矛盾日渐凸出,为了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维护林业管理队伍的稳定,广大林业管理人员打法律的“擦边球”,对乱砍滥伐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然后依靠罚款增收,不惜破坏森林资源来保稳定,这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最根本、最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只是“纸上谈兵”,不但破坏我区的生态环境、而且最终影响我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而且最终无法保证林业管理队伍的稳定。因此一定要理顺林业管理体制,在搞好乡镇、街道办事处林业站工作人员分流的基础上,争取将林业管理人员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现财政供养,解决广大林业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工作上。
二是要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政治上靠的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的要求,不断加强林业管理队伍的作风、组织、思想、制度建设,抓好林业综合管理队伍、林业专业技术队伍、林业执法队伍和基层林业应用型人才队伍等林业队伍建设,努力创造条件,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人员干成事,使一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对林业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努力创建一支学习型、专业型的林业管理队伍。
三是要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打破行业的条条框框,加强行业、岗位之间的人员流通,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工作局面,全面加强我区的森林资源保护,达到富民强区的目的,有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孙林贤 覃广 杨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