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加快林产工业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4-28 00:00 信息来源:
  安仁县土地总面积21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9.6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3.7%,森林覆盖率60.3%,活立木蓄积量330万立方米,立竹380万根,是全市林区资源小县之一。全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70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2006年林产工业产值6500万占林业总产值的25%。近几年来,林业政策趋向环保,林区发展相对缓慢,而我县林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采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林产工业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林产工业规模企业,形成了宏达木业、永昌木业、浙松林化、福安净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县委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牢固树立“求发展,促双赢”的工作理念,不断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实在在的宽松环境和经济利益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林产工业。引进福建客商投资1200万元,创办宏达木业有限公司,广泛利用木材加工“三剩物”加工制造细木工板、家俱复合板等优质产品,年产值2000万元;引进广东客商投资800万元创办文平竹滕工艺品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竹木工艺品、木衣架等竹木产品,年产值1500万元;引进福建客商投资500万元开办福安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利用锯木屑及其它果壳类材料,变废为宝,加工制造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医药、制糖、化工、环保等方面的脱色、除臭、工业水净化等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2006年全县林产工业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4个,合同引资3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800万元。
  二、创新机制,盘活林业现有资产
  推行林木林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流转,深化林业体制改革,通过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依法规范林木林地合理流转,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目前,全县林木、林地流转完成368宗,面积23万亩,社会流转资金4800万元。通过合理流转,较好地解决了林业生产周期长,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而盘活了现有林木资产,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和活力。
  三、循环利用,突出资源精深加工
  传统林业只是以出售原木材及林副产品为主,极少在本地进行深加工,县内木材加工厂的木屑、边角料及枝丫,基本上都被烧掉,资源利用率不高。对此,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理性思考,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一是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竹木经营(加工)秩序。对规模小、设备落后、工艺原始、耗材严重的加工企业,从许可制度上从严把关,重点发展有较大规模、产品附加值高、竞争能力强的加工企业。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精深加工为主线,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将全县木材加工厂的加工剩余物和各类果壳类材料,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加工成细木工板、活性炭等优质产品,远销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目前,全县木材加工利用率达98%以上,木材销售价提高了50元/立方米以上,2006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四、开源节流,推进林产工业发展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突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推进林产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突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长防林等工程建设,加强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不断增加资源总量。近几年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造林6.7万亩、封山育林0.4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26万亩、国债长防造林1.35万亩、四旁植树400万株。二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对林木采伐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从源头上坚决制止乱砍滥伐行 。在森林“两防”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杜绝大的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在我县发生。三是大力培育森林旅游资源。先后建立起10万亩的大石森林公园、平背丰源农林高科技生态园和32个集绿化、美化、硬化于一体的生态村,努力打造生态、绿色、环保型森林旅游产业,实现了林业新发展。
  总之,近两年来我县林产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相对于兄弟县(市、区)仍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抓好林产工业各项工作,促进全县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安仁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加快林产工业建设

673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