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工业为浏阳农民插上致富翅膀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3-30 00:00 信息来源:


  参加全省林产工业会议的与会代表对金石公司的相画框生产过程都特别感兴趣。
  “浏阳林产工业确实有看头,我们参观了桂星竹业公司、金兴木业公司、金石竹木工艺品公司、大围山竹木制品厂,他们加工的产品涵盖了竹胶板、细木工板、艺术相画框、竹地板,门类比较齐,厂子都上了规模,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让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希望大家认真借鉴和学习。”3月28日,省林业厅纪检组长唐苗生在浏阳市召开的全省林产工业会议上向全省各地州市林业局局长们作如此表示。浏阳林产工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来自全省各地州市林业部门负责人的浓厚兴趣。
  强企:让绿色资源在广阔的市场中增值
  “去年我市林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8亿元,花卉苗木产值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森林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有省级林产工业龙头企业7家,市县级龙头企业3家。”当副市长熊清溪自豪地向与会代表介绍我市林产工业取得的成绩时,大家热烈鼓掌。其实只有浏阳林业人才明白,在今天的辉煌背后,浏阳的林产工业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路。
  在倡导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浏阳跟其他地方一样,实行“先上车再补票”的办法,致使林产加工企业达600多家,这些加工企业绝大多数产品雷同,消耗高、效益低,家庭作坊式管理,主要是依靠简单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小打小闹的生产,只注重生产而忽视销售,只重视项目建设而忽视经营环节,只重视独立运作而忽视规模和协作经营,生产加工规模与资源优势不成比例,加工规模小且产品附加值又低,却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到头来,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多神,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变为经济优势,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发展林产工业,靠自身力量太慢,靠银行贷款较难,靠群众集资太少,这是很多地方面临的共同困难。钱从哪里来?资源哪里去?浏阳林产工业发展的出路在何处?浏阳林业人在思考,在讨论,更在用实际行动去求解!
  “竹胶板加工企业3家,杉松杂木类加工企业4家,这些企业都是省级林产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实现产值达3个多亿!”这真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近年来,浏阳市利用靠近长株潭大市场以及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协作经营招商引资的道路,实现了林产工业的跳跃式发展,2006年林产工业的产值迅速蹿升为林业总产值的70%。浏阳的原木、原竹经过加工、销售等环节之后,其价值翻了五倍以上。
  富民:“我一个厂子一年可为农民增收贡献400万”
  在金石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样品陈列室里,唐苗生副厅长指着其中的一种产品饶有兴致地问能卖多少钱时,董事长江秋文告诉他可以卖到60元一米,唐副厅长高兴地说,搞附加值高的产品,很好。
  江秋文告诉记者,他是去年4月份开始建厂,10月份正式投产,产品主要是出口到欧美国家,厂子原料需求量较大,一年杉材用量可达40000立方米,当地的原材料价格应声上涨,去年投产之前,杉材价格还只有400多元一个立方,现在已经涨到了500多元一个立方了,不算发放的社会工资,单这一项,就可为周边乡镇的农民增加收入400万元以上。
  村民孔宪阶原先自己搞了个家具厂,由于规模不大,再加上赊账的人多,现在他们夫妇也来到江秋文的公司打工,每个月可领到4000多元。孔宪阶说,现在这种活法还更踏实,小打小闹不好搞,林产工业要上规模才有更好的出路。
  “桂星竹胶板是老牌子”,参观桂星竹业有限公司时,一个眼尖的地市林业局局长指着码放的竹胶板成品上的三角形商标说。桂星公司的董事长黎伟含笑告诉记者,桂星确实是中国竹胶板行业的第一品牌,多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让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O窆鹦侨ツ辏担埃埃巴蛟牟抵杏校罚埃ヒ陨隙挤祷垢肆峙┖统跫恫芳庸せАH缙弑ι较绲恼盼奈洌呈姓虻挠鞯禄⒚磕晗焦鹦枪镜某跫恫返募壑刀即锏搅耍保埃巴蛞陨希甘虻募庸せЬ透嗔耍角┟翊サ牟聘皇鞘凳翟谠诘摹?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要找林产工业富民的素材根本就用不着去“挖”,每到一个厂家,随便找一个人,都可以非常形象具体地向我们介绍出林产工业富民的好处来。
  采访结束时,浏阳市林业局局长谭景长告诉记者,浏阳林产工业现在还只是开了个头,今后还有更新更美的图画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很多规模企业还只是刚建不久,将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做大,林农分到的蛋糕一定会更多,林产工业也会为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作出更大的贡献。
  
   
林产工业为浏阳农民插上致富翅膀

林产工业为浏阳农民插上致富翅膀

673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