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昂首迈进全省林业产业强县行列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1-11 00:00
信息来源:
绥宁以绝对资源优势和强劲发展势头,成功实现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跨越,跻身全省林业十强之首。最近,市委、市政府在绥宁召开现场会,推进了该县发展林业产业的经验。
绥宁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山区县,林业用地348万亩,森林资源是当地的主要财源。长期以来,人们以山为本,以林为荣,“靠山吃山”,杉、松、杂优质用材林声名远播,先后被列入全省重点林区和全国南方商品林生产基地。为了求得更大发展,“十五”期间,该县坚持“采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战略,狠抓林业产业:一是大力营造后备资源。县委、县政府从完善森林经营机制入手,大胆改革林业生产管理体制,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化造林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林工一体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拍卖、承包、租赁、联营等形式激活林业生产,并将营林生产纳入各乡镇目标管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在任务较大的乡镇创办示范点。并经常深入实际督查指导,现场办公。林业部门技术人员下到作业山场蹲点指导,把好技术质量关。县林业局机关干部集资入股120多万元成立造林公司,为林农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并联营造林12000多亩,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社会投资经营形成气候。“十五”期间,该县累计人工造林26万亩,改造低产林15万亩,属社会投资经营的占到了80%。金宁木业、佰龙板业、联纸集团等规模企业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原材料基地。二是科学管护林业资源。一方面实行分类经营,禁伐生态公益林;改进采伐方式,加强商品林采伐管理,严控过量消耗。另一方面“扶大、扶强、扶优”,治理规范竹木市场,依法取缔经营粗放、污染严重、高耗低效的不合格企业。如此同时,改革农村传统烧柴习俗,大力推广沼气,改造电网,以煤、电、气替代薪柴。五年间,该县森林消耗量年递减5.2%,累计整改林工企业166家,重组规模企业43家,森林资源配置逐步从过去“小的吃不了、大的吃不饱”的状况向合理、高效转换。三是高效开发现有资源。该县扬长避短,克服区位劣势,确立“开发松竹、大兴加工、林工互补、兴工强林”的林业开发思路,先后调整出台了《关于鼓励林业资源精深加工的十条规定》和《绥宁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在项目开发、用地、供水供电、征税等环节给予优惠,为企业和林农提供全方位服务。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财政、税务、工商、政法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现场办公,调查研究,解决资金周转和材料供应等问题,挂牌保护其合法权益。适时开展“三创一促”活动,政府各职能部门推行服务承诺,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一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县领导分头下到企业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进相互理解,营造“尊重投资者、依靠企业家、善待纳税人”的良好氛围,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引进和留住投资商。
“多造、严管、精用”的林业经营管理策略在绥宁获得巨大成功。到“十五”期末,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6.7%,森林蓄积量达1526万m3,林木年生长量达90万m3,林业年产值达16亿元,资源增速、增幅和产业效益全省第一。
绥宁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山区县,林业用地348万亩,森林资源是当地的主要财源。长期以来,人们以山为本,以林为荣,“靠山吃山”,杉、松、杂优质用材林声名远播,先后被列入全省重点林区和全国南方商品林生产基地。为了求得更大发展,“十五”期间,该县坚持“采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战略,狠抓林业产业:一是大力营造后备资源。县委、县政府从完善森林经营机制入手,大胆改革林业生产管理体制,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化造林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林工一体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拍卖、承包、租赁、联营等形式激活林业生产,并将营林生产纳入各乡镇目标管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在任务较大的乡镇创办示范点。并经常深入实际督查指导,现场办公。林业部门技术人员下到作业山场蹲点指导,把好技术质量关。县林业局机关干部集资入股120多万元成立造林公司,为林农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并联营造林12000多亩,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社会投资经营形成气候。“十五”期间,该县累计人工造林26万亩,改造低产林15万亩,属社会投资经营的占到了80%。金宁木业、佰龙板业、联纸集团等规模企业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原材料基地。二是科学管护林业资源。一方面实行分类经营,禁伐生态公益林;改进采伐方式,加强商品林采伐管理,严控过量消耗。另一方面“扶大、扶强、扶优”,治理规范竹木市场,依法取缔经营粗放、污染严重、高耗低效的不合格企业。如此同时,改革农村传统烧柴习俗,大力推广沼气,改造电网,以煤、电、气替代薪柴。五年间,该县森林消耗量年递减5.2%,累计整改林工企业166家,重组规模企业43家,森林资源配置逐步从过去“小的吃不了、大的吃不饱”的状况向合理、高效转换。三是高效开发现有资源。该县扬长避短,克服区位劣势,确立“开发松竹、大兴加工、林工互补、兴工强林”的林业开发思路,先后调整出台了《关于鼓励林业资源精深加工的十条规定》和《绥宁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在项目开发、用地、供水供电、征税等环节给予优惠,为企业和林农提供全方位服务。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财政、税务、工商、政法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现场办公,调查研究,解决资金周转和材料供应等问题,挂牌保护其合法权益。适时开展“三创一促”活动,政府各职能部门推行服务承诺,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一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县领导分头下到企业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进相互理解,营造“尊重投资者、依靠企业家、善待纳税人”的良好氛围,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引进和留住投资商。
“多造、严管、精用”的林业经营管理策略在绥宁获得巨大成功。到“十五”期末,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6.7%,森林蓄积量达1526万m3,林木年生长量达90万m3,林业年产值达16亿元,资源增速、增幅和产业效益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