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长沙支招城市森林建设 用新理念浇灌城市新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10-23 00:00
信息来源:

置身青山绿海,出席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嘉宾们对长沙生态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编者按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专家论坛昨日举行。吴泽民等6位国内外专家围绕本次论坛“绿色·城市·文化”的主题阐述了他们在城市森林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为长沙乃至全国兴起新一轮城市森林建设高潮注入了新的理念。
多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
吴泽民(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城市森林游憩是城市森林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城市森林游憩活动可分为两类,即日常性游憩与专题性游憩活动。要针对不同的游憩目的进行规划、建设与经营不同类型的城市森林。近邻城市森林是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主体,发展郊区城市森林以及建设郊野游憩带成为必要之举。我国的不少城市都注意打造城郊森林公园,如长沙在城郊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建立8个森林公园,都还保存着一些风景林木,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不仅体现了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脉,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一种寄托。
做好减法发展绿色GDP
李智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是城市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GDP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城市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有利于体现城市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程度,作出科学决策。绿色GDP就是做减法,在现有的GDP核算值的基础上扣除资源环境的成本,以及扣除为资源环境的恢复提供服务的这样一些费用。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度越高,反之亦然。
城市森林是居民的保健品
王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要使城市达到“宜居”的状态,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设森林城市,高效利用现有的城市生态建设用地,发挥森林、树木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城市森林长期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就像药和保健品的区别一样,森林、树木对城市和每个居民来说,可能不是治病的药,但它可以起到保健品的作用,减缓、阻止或者扭转城市、人生病的进程,避免达到病入膏肓的状态,对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居民健康并延长城市居民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为高质量生活长期投资
艾尔弗雷德·彼特勒(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城市森林不光是指市区森林,还有市区附近的、甚至更远的森林。森林城市对生态社会型经济系统的贡献巨大,它把城市与农村联系在一块,并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棵树的寿命比人的寿命长多了,除了科学技术之外,林业的投资期是最长的。城市林业的总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或质量。而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反映在森林提供的服务的种类和强度中。为了高质量的生活,要从规划开始建设好城市森林,让所有的投资人受益。
森林植被是绿色消声器
张志强(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噪声是一种特殊的空气污染,而森林植被是一种“绿色的消声器”。据测定,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降低噪声26至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没有绿化的街道减少噪声10至20分贝。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街道,没有树木的人行道比有树木的噪声高5倍。经研究,不同功能的各类型城市绿地具有不相同的减噪作用。街道绿地一般能减弱噪声0.7至3分贝,其中乔、灌、花草搭配型效果明显。绿地对街边住宅从1楼到3楼分别可减弱0.9至7.1分贝,而乔、灌、花草搭配的作用是乔木型效果的5倍。
建城市风景林一举多得
孙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城市风景林不是生态、风景和森林三种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具有特定内涵的新理念。城市风景林是高效、大尺度绿量,而不是一般的灌木和花草绿地。它讲究森林的层次结构和树种布局、选择、配置和生态位的充分利用,注重森林群落动态和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林分质量等。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点,将森林景观功能与生态效益和谐地统一在“森林”这个载体上,最终达到既改善大尺度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改善小尺度的人居环境的目的。
国内外专家长沙支招城市森林建设 用新理念浇灌城市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