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定区国有林场改革与林业工程建设之探讨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04-25 00:00
信息来源:
国有林场如何改革,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对于我区来说更值得我们去深思,目前我区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项目,那么国有林场是否可利用这一良好机遇,将林业工程直接引入呢?本文笔者就我区中有林场改革与林业工程建设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较为肤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我区国有林场的现状
1、基本情况
永定区现有四大国有林场,即国有石长溪林场、国有漩水林场、国有猪石头林场、国有白云庵林场等四大林场,建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林场总面积为888公顷,森林蓄积量为43。8万m3,占全区部蓄积量的七分之一。林场总人口为 817 人,其中在职人员为 131人,下岗职工为480 人,退休人员为203 人,离退人员11人。按照林场的经济状况分:效益较好的有石长溪和猪石头两大林场,效益较差的有白云庵林场,效益特差的有漩水林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四大林场充分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为振兴我区经济,繁荣我区事业,安置就业人员,为社会提供林副产品和保持生态平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受政策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人员的急剧膨胀,四大国有林场都普遍面临着经济危机和资源危困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能转变,而单位性质没变。国有林场由原来单一的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后,林场依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得不到保障。我区四大国有林场目前下岗人员为 480 人,占总职工人数的 58.8 %。
二是采伐指标逐年削减。自1999年以来,随着天然林的全面禁伐,我区四大国有林场无一逃脱负债经营的命运。全区四大林场年采伐量为1.2万m3,与实施禁伐前年采伐量减少 0.5万m3,这给本来经济困难的林场雪上加霜。
三是人员包袱太重。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林场效益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林场的人数急剧增加,以国有石长溪为例,仅1995年一年净增职工50人,据逐步统计,从1980—1999年近十年时间,四大国有林场增加人数为250人,相当于1978年四国有林场的总人数。
四是职工待遇太低。目前我区四大国有林场职工的工资执行仍是1997年的工资标准,最多的每月只有500多元,少的每月只有300多元,还不能按月正常发放,林场下岗职工多年来连基本生活费都不能发放,在职职工也只能拿最基本的工资,其他如劳保、福利、奖金更是无从谈起。离退人员也不能进社保。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加重。由于我区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是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且由于我区四大国有林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如白去庵林场地处城区周围,漩水林林场与风景名胜区茅岩河相邻,猪石头林场与渔潭库区紧连。由于我区以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而我市旅游又以森林旅游为主,为了为旅游环境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各林场以大局为重,牺牲了林场的利益,对部分森林实行了禁伐,并派出护林人员进行看护。
二、林业工程在我区国有林场的实施
我区从199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长防林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在林场的实施面积为 万亩,其中长防林工程面积为 万亩,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 万亩,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面积为 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为 万亩。并且我区从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为了弥补面上荒山造林不足的状况,分别在石长溪等三大国有林场实施了荒山造林4329亩,其中石长溪林场为1470亩,漩水林场为1220亩,猪石头林场为1639亩。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果,而且大大改善了林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由于种苗费由财政提供,林场只负责植苗,减轻了林场的经济负担。目前苗木长势喜人,在每年的年度验收中都得到了验收组的好评。
三、我区国有林场的改革方向
目前,我区国有林场都普遍面临着“两危”的局面,这种局面迫使各国有林场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林场才能走出困境,也只有改革,林场才有出路,也只有改革,林场才会重新获得新生的机会。那么,林场应如何改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行人事、劳动、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对林场职工工实行全员竞岗,一年一聘或三年一聘的方式,在用工上打破干部与工人身份,启用绩效工资制。
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鼓励干部职工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在我区国有林场下岗职工中有125人分别从事餐饮、建筑、经商、养殖等项目,年收入达2-3万元,能基本维持家庭生活和其他开支。
四是大力发展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短、平、快”项目,既能使职工有效地分流,减轻林场负担,又能使职工增加收入,达到实现林场与职工共同富裕的目标。2001年漩水林场利用其资源优势开展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使林场参与的种植户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五是对林场实行分类经营和分类管理。按照林场的性质将林场分成商品经营型林场和生态公益型林场。对商品型林场进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对生态型林场实行政府投资事业化管理。我区的漩水林场与白云庵林场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而石长溪和猪石头两大林场双属于商品型林场,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林场应区分对待,休取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使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较大的发挥。
六是加大推行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激活机制。
七是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林场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范畴。我区的国有石长溪林场在这方面走在其他林场的前面。2005年,该场通过拍卖部分森林的采伐权将所得资金全部缴纳被买断身份99名职工的养老金,从而使这些下岗职工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四、林业工程项目在林场的推广实施
1、国有林场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所具有的优势。
国有林场在实实施林业工程项目上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国有林场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以我区国有漩水林场为例,该场现有林业工程技术人员8 名,其中林业工程师4 名,林业助理工程师3 名,技术员1 名;二是国有林场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国有林场年年从事造林与森林管护工作,每个林场都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造林工人;三是国有林场的自育苗木质量高。每个林场都有自己的苗圃基地,每年都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木,这就保证了造林的成活率和造林的质量;四是国有林场有专业的管护队伍,有利于成果的巩固。正由于林场拥有了相当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这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造林成果是相当有效果的。同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后,又能大大地缓减林场的经济压力,又能使林场部分职工得到就业的机会。
2、几点建议
(1)、目前出台的退耕还林政策明文规定,退耕还林不能向国有林场下达指标。这给本来有相当优势的国有林场失去了机会。但是在我区前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给林场下达一定数量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有利于工程的建设和工程的管理。在我区的国有漩水林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林场立地条件较差,林场除了柏木和部分杉木资源外,其他都为松木资源,且由于立地条件差的原因,生产的木材材质差,从而使林场一直以来处于贫困状况,成为省级贫困林场之一。对于这些林场如何解困?笔者认为,应在工程项目上扶持,能否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上予以倾斜值得我们商榷和探讨。
(2)、对于贫困林场尤其是我区的生态公益型林场国家应在政策或在资金上应实行扶持,这样的话才能使林场稳定,林场职工才会得到安置。我区的国有漩水林场、白云庵林场就是典型的生态公益林场,如果政府不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的话,林场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而且林场就会失去生机,并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的因素。
(3)、在今后的林业工程项目实施中应考虑林场的实际,尤其要考虑贫困林场的实际困难,在工程项目的安排上予以倾斜。
一、我区国有林场的现状
1、基本情况
永定区现有四大国有林场,即国有石长溪林场、国有漩水林场、国有猪石头林场、国有白云庵林场等四大林场,建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林场总面积为888公顷,森林蓄积量为43。8万m3,占全区部蓄积量的七分之一。林场总人口为 817 人,其中在职人员为 131人,下岗职工为480 人,退休人员为203 人,离退人员11人。按照林场的经济状况分:效益较好的有石长溪和猪石头两大林场,效益较差的有白云庵林场,效益特差的有漩水林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四大林场充分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为振兴我区经济,繁荣我区事业,安置就业人员,为社会提供林副产品和保持生态平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受政策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人员的急剧膨胀,四大国有林场都普遍面临着经济危机和资源危困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能转变,而单位性质没变。国有林场由原来单一的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后,林场依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得不到保障。我区四大国有林场目前下岗人员为 480 人,占总职工人数的 58.8 %。
二是采伐指标逐年削减。自1999年以来,随着天然林的全面禁伐,我区四大国有林场无一逃脱负债经营的命运。全区四大林场年采伐量为1.2万m3,与实施禁伐前年采伐量减少 0.5万m3,这给本来经济困难的林场雪上加霜。
三是人员包袱太重。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林场效益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林场的人数急剧增加,以国有石长溪为例,仅1995年一年净增职工50人,据逐步统计,从1980—1999年近十年时间,四大国有林场增加人数为250人,相当于1978年四国有林场的总人数。
四是职工待遇太低。目前我区四大国有林场职工的工资执行仍是1997年的工资标准,最多的每月只有500多元,少的每月只有300多元,还不能按月正常发放,林场下岗职工多年来连基本生活费都不能发放,在职职工也只能拿最基本的工资,其他如劳保、福利、奖金更是无从谈起。离退人员也不能进社保。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加重。由于我区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是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且由于我区四大国有林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如白去庵林场地处城区周围,漩水林林场与风景名胜区茅岩河相邻,猪石头林场与渔潭库区紧连。由于我区以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而我市旅游又以森林旅游为主,为了为旅游环境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各林场以大局为重,牺牲了林场的利益,对部分森林实行了禁伐,并派出护林人员进行看护。
二、林业工程在我区国有林场的实施
我区从199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长防林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在林场的实施面积为 万亩,其中长防林工程面积为 万亩,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 万亩,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面积为 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为 万亩。并且我区从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为了弥补面上荒山造林不足的状况,分别在石长溪等三大国有林场实施了荒山造林4329亩,其中石长溪林场为1470亩,漩水林场为1220亩,猪石头林场为1639亩。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果,而且大大改善了林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由于种苗费由财政提供,林场只负责植苗,减轻了林场的经济负担。目前苗木长势喜人,在每年的年度验收中都得到了验收组的好评。
三、我区国有林场的改革方向
目前,我区国有林场都普遍面临着“两危”的局面,这种局面迫使各国有林场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林场才能走出困境,也只有改革,林场才有出路,也只有改革,林场才会重新获得新生的机会。那么,林场应如何改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行人事、劳动、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对林场职工工实行全员竞岗,一年一聘或三年一聘的方式,在用工上打破干部与工人身份,启用绩效工资制。
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鼓励干部职工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在我区国有林场下岗职工中有125人分别从事餐饮、建筑、经商、养殖等项目,年收入达2-3万元,能基本维持家庭生活和其他开支。
四是大力发展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短、平、快”项目,既能使职工有效地分流,减轻林场负担,又能使职工增加收入,达到实现林场与职工共同富裕的目标。2001年漩水林场利用其资源优势开展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使林场参与的种植户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五是对林场实行分类经营和分类管理。按照林场的性质将林场分成商品经营型林场和生态公益型林场。对商品型林场进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对生态型林场实行政府投资事业化管理。我区的漩水林场与白云庵林场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而石长溪和猪石头两大林场双属于商品型林场,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林场应区分对待,休取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使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较大的发挥。
六是加大推行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激活机制。
七是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林场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范畴。我区的国有石长溪林场在这方面走在其他林场的前面。2005年,该场通过拍卖部分森林的采伐权将所得资金全部缴纳被买断身份99名职工的养老金,从而使这些下岗职工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四、林业工程项目在林场的推广实施
1、国有林场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所具有的优势。
国有林场在实实施林业工程项目上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国有林场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以我区国有漩水林场为例,该场现有林业工程技术人员8 名,其中林业工程师4 名,林业助理工程师3 名,技术员1 名;二是国有林场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国有林场年年从事造林与森林管护工作,每个林场都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造林工人;三是国有林场的自育苗木质量高。每个林场都有自己的苗圃基地,每年都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木,这就保证了造林的成活率和造林的质量;四是国有林场有专业的管护队伍,有利于成果的巩固。正由于林场拥有了相当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这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造林成果是相当有效果的。同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后,又能大大地缓减林场的经济压力,又能使林场部分职工得到就业的机会。
2、几点建议
(1)、目前出台的退耕还林政策明文规定,退耕还林不能向国有林场下达指标。这给本来有相当优势的国有林场失去了机会。但是在我区前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给林场下达一定数量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有利于工程的建设和工程的管理。在我区的国有漩水林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林场立地条件较差,林场除了柏木和部分杉木资源外,其他都为松木资源,且由于立地条件差的原因,生产的木材材质差,从而使林场一直以来处于贫困状况,成为省级贫困林场之一。对于这些林场如何解困?笔者认为,应在工程项目上扶持,能否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上予以倾斜值得我们商榷和探讨。
(2)、对于贫困林场尤其是我区的生态公益型林场国家应在政策或在资金上应实行扶持,这样的话才能使林场稳定,林场职工才会得到安置。我区的国有漩水林场、白云庵林场就是典型的生态公益林场,如果政府不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的话,林场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而且林场就会失去生机,并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的因素。
(3)、在今后的林业工程项目实施中应考虑林场的实际,尤其要考虑贫困林场的实际困难,在工程项目的安排上予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