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实现林工产业互补互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6-02-15 00:00
信息来源:
绥宁县水口乡水口村一农户2004年承包了13亩竹林,投入2000元进行丰产培育,至2005年底,他便获利12000多元。如今,该县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开发竹产业的合力,竹产业正成为该县建设效益林业、实现林工产业互补互促的一个重要方面。
绥宁县注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破解林业经济长期存在的大资源小产业、高投入低产出的难题,致力推进效益林业建设。该县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社会化造林绿化,目前,该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个人入股160多万元组建了营林造林服务公司,完成营林造林250公顷,封山育林2534公顷;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营造原材料基地林666.7公顷。
绥宁县有楠竹3万多公顷,立竹7000多万株,居全省第五。为有效推动竹业发展,该县作出了优惠加工政策,同时做到技术服务到位,严把丰产培育质量关。宽松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外商来县投资办厂兴业,全县竹加工规模企业从2004年的38家发展到56家,乡村半成品加工从600余家增至968家,从业农民超过10000人,竹资源综合利用率从过去的50%提高到75%,年加工量由500万根增到980万根,平均每根竹子的产值从原来的12元增到了50元。
为全面解决木材加工利用率低于60%的难题,该县决心从高耗低效粗放经营向低耗高效规模经营转型,制定了严格的整改办法,对县内竹木加工、经营市场进行全面整治。经过清理整顿,全县林工企业精减到了176家,原材料加工利用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了目前的78%,部分加工企业达到了90%以上。加工业的发展使该县林业出现了林工互补互促的良好发展势头,上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5.3万亩,幼林抚育1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四旁”绿化68万株,完成楠竹丰产林培育面积3.2万亩,完成竹木税费5093万元。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1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和39.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绥宁联纸、绥港人造板公司、亿佳竹业、金宁木业等一批竹木加工企业成为该县纳税大户。
绥宁县注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破解林业经济长期存在的大资源小产业、高投入低产出的难题,致力推进效益林业建设。该县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社会化造林绿化,目前,该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个人入股160多万元组建了营林造林服务公司,完成营林造林250公顷,封山育林2534公顷;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营造原材料基地林666.7公顷。
绥宁县有楠竹3万多公顷,立竹7000多万株,居全省第五。为有效推动竹业发展,该县作出了优惠加工政策,同时做到技术服务到位,严把丰产培育质量关。宽松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外商来县投资办厂兴业,全县竹加工规模企业从2004年的38家发展到56家,乡村半成品加工从600余家增至968家,从业农民超过10000人,竹资源综合利用率从过去的50%提高到75%,年加工量由500万根增到980万根,平均每根竹子的产值从原来的12元增到了50元。
为全面解决木材加工利用率低于60%的难题,该县决心从高耗低效粗放经营向低耗高效规模经营转型,制定了严格的整改办法,对县内竹木加工、经营市场进行全面整治。经过清理整顿,全县林工企业精减到了176家,原材料加工利用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了目前的78%,部分加工企业达到了90%以上。加工业的发展使该县林业出现了林工互补互促的良好发展势头,上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5.3万亩,幼林抚育1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四旁”绿化68万株,完成楠竹丰产林培育面积3.2万亩,完成竹木税费5093万元。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1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和39.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绥宁联纸、绥港人造板公司、亿佳竹业、金宁木业等一批竹木加工企业成为该县纳税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