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林业为农民减负增收助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12-14 00:00
信息来源: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局围绕“兴产业、建小康”工作主题,按照创建“经济发展环境最优县”要求,以行风评议、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林业专项收费治理整顿,大力政策优惠扶持,为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到了部门的职责和能力,取得可喜成效。我局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可实现林业GDP 10.16亿元,同比增长49.4%,为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县域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争资引项,帮助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局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思路,抢抓国家盛世兴林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跑项目、争项目,做好项目引项目,先后争取退耕还林等8个工程项目落户攸县,国家无偿投入项目资金达1.38亿余元。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5.75万亩,争取国家直接补助资金1.19亿元,惠及全县25个乡(镇)、421个村、2.6万户农户,8年户均直接受益达4800元;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每年42.73万亩,累计拨入补偿资金756万元;完成长防林工程1.3万亩,争取国债资金80万元。楠竹低改2万亩,项目资金达30万元。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促进了我县造林面积的大大增加,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广大林农大大增收,从而加快了我县林业二次创业由“绿”到“富”跨越式发展步伐。
二、狠抓政策清理,为农减负增收。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我局由法制办牵头并聘请了专职律师协助对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国家、省、市、县各级已废止的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收费项目坚决同步予以废止,发文到各执法执收单位明令停止执行;并以文件、公告等形式及时告之于民,同时设立举报箱,对令行不止者,从严查处。例如对进入流通领域增值的木材、农民自用材等征收“育林基金”的做法,我局已随着文件的废止,及时全面停止
征收。据统计,累计减少各种政策性收费达200多万元。
三、优惠政策收费,让利于农增收。去年以来,我局对林业收费严格执行下限标准,就低不就高,坚持让利于农。一方面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我局对统一规划、定向培育5万亩松脂原料林基地的间伐材减半征收林业基金;对中幼林抚育间伐6cm以下的杉、松、杂等材,一律实行减半或免征收费;两项让利收费共10多万元。另一方面对生产终端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大、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6个加工企业,颁发了“绿色通卡”(即县内运输的原材料只检查,不卡、不扣、不罚,并给予项目、技术扶持和协调原材料供应与外输),两年来共让利育林基金达200多万元。
四、奖励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两年来,一方面我局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对规模成片、验收达标的1万亩高标准楠竹示范基地由局每亩奖励5元,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共计5万元),掀起了全县“楠竹低改”热潮。为营造林业产业发展氛围,我局每年耗资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达80万元,并出资3¬—5万元召开了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动员会、表彰会,会议贯彻了国家有关林业新政策、新精神,分析了当前发展林业的新形势,表彰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民营林业大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拉开了我县投资兴林的序幕。同时每年结合建整扶贫工作,在银坑乡洲上村、莲塘坳山田村,认真开展了“三送”(送科技、送政策、送温暖)下乡活动,共捐送林业技术手册、扶贫物资和各种募捐款达18万元,深受当地农户好评。
五、热心便民服务,排忧解难增收。一方面,我局通过努力争取、多方协调,2003年获得省厅特许,争取到出省木材运输证的签发权;并耗资15万元在网岭镇设立了24小时办证中心,解决了竹木经营加工户出县、出省木材运输证须到市局办理费时费力开支多这一难题。现已为木材经营户签发出省运输证1.8万余份。按到市局每办一证多花费100元计算,两年间接可为我县木材经营户节约开支180万余元。另一方面主动上门服务。5月份,皇图岭湘恒木业公司原材料供应紧张,濒临停产,听到业主刘恒德告急的消息,我局分管产业的副局长闻讯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设法帮其从茶陵、炎陵两县联系到木材5000多m3,解决了企业的急时所需。每年,我局主动上门开展类似服务23次,为业主解决大小困难达20以上,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个,避免企业造成不合理的经济损失至少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每年我局先后集中举办各类林业政策、技术培训班6期,组织技术服务队巡回到各乡镇开展技术讲座、送技术上门服务2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并免费赠送实用林业技术资料10000多份。
一、努力争资引项,帮助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局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思路,抢抓国家盛世兴林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跑项目、争项目,做好项目引项目,先后争取退耕还林等8个工程项目落户攸县,国家无偿投入项目资金达1.38亿余元。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5.75万亩,争取国家直接补助资金1.19亿元,惠及全县25个乡(镇)、421个村、2.6万户农户,8年户均直接受益达4800元;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每年42.73万亩,累计拨入补偿资金756万元;完成长防林工程1.3万亩,争取国债资金80万元。楠竹低改2万亩,项目资金达30万元。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促进了我县造林面积的大大增加,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广大林农大大增收,从而加快了我县林业二次创业由“绿”到“富”跨越式发展步伐。
二、狠抓政策清理,为农减负增收。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我局由法制办牵头并聘请了专职律师协助对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国家、省、市、县各级已废止的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收费项目坚决同步予以废止,发文到各执法执收单位明令停止执行;并以文件、公告等形式及时告之于民,同时设立举报箱,对令行不止者,从严查处。例如对进入流通领域增值的木材、农民自用材等征收“育林基金”的做法,我局已随着文件的废止,及时全面停止
征收。据统计,累计减少各种政策性收费达200多万元。
三、优惠政策收费,让利于农增收。去年以来,我局对林业收费严格执行下限标准,就低不就高,坚持让利于农。一方面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我局对统一规划、定向培育5万亩松脂原料林基地的间伐材减半征收林业基金;对中幼林抚育间伐6cm以下的杉、松、杂等材,一律实行减半或免征收费;两项让利收费共10多万元。另一方面对生产终端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大、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6个加工企业,颁发了“绿色通卡”(即县内运输的原材料只检查,不卡、不扣、不罚,并给予项目、技术扶持和协调原材料供应与外输),两年来共让利育林基金达200多万元。
四、奖励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两年来,一方面我局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对规模成片、验收达标的1万亩高标准楠竹示范基地由局每亩奖励5元,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共计5万元),掀起了全县“楠竹低改”热潮。为营造林业产业发展氛围,我局每年耗资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达80万元,并出资3¬—5万元召开了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动员会、表彰会,会议贯彻了国家有关林业新政策、新精神,分析了当前发展林业的新形势,表彰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民营林业大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拉开了我县投资兴林的序幕。同时每年结合建整扶贫工作,在银坑乡洲上村、莲塘坳山田村,认真开展了“三送”(送科技、送政策、送温暖)下乡活动,共捐送林业技术手册、扶贫物资和各种募捐款达18万元,深受当地农户好评。
五、热心便民服务,排忧解难增收。一方面,我局通过努力争取、多方协调,2003年获得省厅特许,争取到出省木材运输证的签发权;并耗资15万元在网岭镇设立了24小时办证中心,解决了竹木经营加工户出县、出省木材运输证须到市局办理费时费力开支多这一难题。现已为木材经营户签发出省运输证1.8万余份。按到市局每办一证多花费100元计算,两年间接可为我县木材经营户节约开支180万余元。另一方面主动上门服务。5月份,皇图岭湘恒木业公司原材料供应紧张,濒临停产,听到业主刘恒德告急的消息,我局分管产业的副局长闻讯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设法帮其从茶陵、炎陵两县联系到木材5000多m3,解决了企业的急时所需。每年,我局主动上门开展类似服务23次,为业主解决大小困难达20以上,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个,避免企业造成不合理的经济损失至少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每年我局先后集中举办各类林业政策、技术培训班6期,组织技术服务队巡回到各乡镇开展技术讲座、送技术上门服务2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并免费赠送实用林业技术资料100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