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矮寨镇退耕还林一举三得 --生态改善 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11-03 00:00
信息来源:
金秋时节,记者在吉首市矮寨镇小兴村看到:翠竹摇曳,林涛阵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该镇负责人介绍,实施退耕还林至今,该村不但林草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而且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414元。在矮寨镇像小兴村这样的村已不是少数。由于各村组把退耕还林与农林牧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发展、封山禁牧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赢”。
首先,该镇把退耕还林和农民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解决了农民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如小兴、洽比、重午、阳孟、补育、排兄等村,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探索出林药间作和林果套种的长短结合模式,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机制,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其二,退耕还林促进了该镇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该镇在大河、小河、坡头、矮寨等4个片区退耕还林分布较少的村组,实行封山育林,做到“一家封山,万人享受,农户获益”。同时大搞能源建设,发展舍饲圈养牧业。沼气、节柴灶、燃煤炉等建设,不仅解决了生态边治理边破坏问题,也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还增加了有机肥,促进了种植业发展。实行舍饲圈养,提高了荒山荒地和天然林场草地可饲灌木和草的生长量,使畜牧业逐渐成为镇里的一个重要产业。
与此同时,该镇把退耕还林与农田基本建设紧密结合。各村组在退耕还林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平川地、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尤其在坡头片村组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粮食单产,实现“树上山,粮下川”的目标。
首先,该镇把退耕还林和农民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解决了农民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如小兴、洽比、重午、阳孟、补育、排兄等村,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探索出林药间作和林果套种的长短结合模式,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机制,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其二,退耕还林促进了该镇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该镇在大河、小河、坡头、矮寨等4个片区退耕还林分布较少的村组,实行封山育林,做到“一家封山,万人享受,农户获益”。同时大搞能源建设,发展舍饲圈养牧业。沼气、节柴灶、燃煤炉等建设,不仅解决了生态边治理边破坏问题,也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还增加了有机肥,促进了种植业发展。实行舍饲圈养,提高了荒山荒地和天然林场草地可饲灌木和草的生长量,使畜牧业逐渐成为镇里的一个重要产业。
与此同时,该镇把退耕还林与农田基本建设紧密结合。各村组在退耕还林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平川地、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尤其在坡头片村组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粮食单产,实现“树上山,粮下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