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家界市国有林场现状谈一谈国有林场出路问题 ——张家界市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调研报告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11-01 00:00 信息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调研活动的通知》(湘林场[2005]20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就国有林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今后的出路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以供各级领导参考。
  一、概况
  全市共有国有林场9个(其中4个为纳入国家林场行业管理林场),经营总面积35.0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1.01万亩,划定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25.97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83.70 %。其中张家界、四门岩和索溪峪林场已于2003年进行公益林补偿试点项目,面积达17.463万亩。全市国有林场活立木蓄积蓄284.87万立方米,有林地和活立木蓄积分别全市的4.4%和16.8%;现有8433人,其中干部职工4289人(在岗2802人,退休614人,富余职工169人,下岗职工704人);从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来看:具有大专文化以上324人,高中(中专)1178人,初中1247人,文盲5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48人,初级77人。目前还有1056名职工未参加养老保险,还有506名职工子弟没有就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共有林区公路128公里,通讯线路126公里,房屋面积176441平方米,人畜饮水困难场有5个。建场以来,共投入资金756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07万元(人员事业费2845万元,基本建设4862万元)。共向国家上缴税费18185万元,上交统配木材113000m3。目前全市国有林场固定资产现值达19327万元,林木资产现值达24258.6万元。2002-2004年旅游和木材销售收入为46003万元,利润19320万元,提缴育林基金281.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6153.3万元。2002-2004年共有6个场亏损,亏损417万元。全市国有林场职工共应发放工资10633.5万元,实际发放工资7675万元,占应发工资的72.1%。全市国有林场职工人均年收入0.56万元,比所在县(区)职工人均收入少0.34万元。
  二、主要贡献
  这些国有林场始建于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对我市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国家培育大量的森林资源。不仅使荒山披上绿装,有效地遏制日益严重水土流失的局面,而且为国民提供了大量木材产品和商品材。每年仅商品材就达8-10万m3。二是带动了相邻的10多乡镇都相继办起了20多年林场,面积达10多万亩。三是使一批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象四门岩、张家界、猪石头是许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场所,又是许多植物物种的避难所。四是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费,仅上缴税费18185万元。五是为国家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员,化解就业矛盾,促使社会的稳定。建场以来共直接提供岗位5000个,间接提供岗位8000个。六是成为森林旅游发展的基地。国有林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张家界国有林场就是其中典型之一,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每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左右,而且带动整个湘西乃至湖南森林旅游的发展,成为领跑的龙头和湖西地区脱贫致富途径之一。辖区内张家界村和袁家界村从最穷的村变为最富的村。七是成为林业科技推广的试验场和示范地。如《杜仲环剥及产量估算》、《响叶杨繁育》、《杉木无性系的推广》都是在国有林场内开展的。
  三、主要问题
  虽然国有林场曾一度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长期以来,所在地的政府从国有索取的多,给予的少,忽视国有林场的扩大再生产,又加之森林资源的培育周期较长,特别是多数和国有林场处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地方,经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导致国有林场发展举步维艰,经济相当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林场林木可伐资源逐年减少,林木质量愈来愈差,采伐成本越来越高,而木材价格愈来越低。全市国有林场林木可伐面积7万亩左右,可伐蓄积总共只有46万m3。目前,木材每立方米均价只有370元左右,扣除采运和营林成本后,税后利润仅90元/左右。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立方米均价可达750元左右,扣除采运和营林成本后,税后利润可达550元左右/ m3。二是人员包袱越来越多越重,刚性开支愈来愈大,资金渠道越来越窄,资金投入越来越少。全市国有林场1989年来干部职工仅1168人,其中退休的也只有86人,而到2004年底就达4289人,其中退休的高达614人。每年开支由1989年的12.848万元/月工资增加到现在364.565万元/月工资。而国家的投资也愈来愈少,仅一点扶贫资金。三是观念越来越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干部职工的信心愈来愈不足。多年的“铁饭碗”和“铁工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林场职工不造林不采伐,不做工,林场管理干部不坐班,不下工区,森保人员不巡山,不护林的局面。而且对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看不起,瞧不来,做不好。又加之林场职工多近亲繁殖,形成户连户,亲连亲的局面,导致改革难度大。四是人员的素质越来越低,产业结构越来越单一,产业化程度越低。从目前来看,在人员素质方面:由于林场长期处于边远地区,外面大中专院校生不愿进,而本场的子弟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因而素质相当低。在2802人在岗职工中就有1247人文化只是初中,另还有53人文盲。在产业结构方面:全市国有林场除张家界国有林场开展旅游外,其他还是单纯的木头经济,而且还是杉木经济。
  四、主要出路
  出路之一:加大国有林场的改革力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加大国有林场的改革力度。一是大力发展国有林场非公有制林场,对林场职工愿意承包林场山林的,在政策给予优惠,允许继承、转让。二是对林场林木进行评估,然后折价,以股份分给职工,建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股份制林场。三是加大人员包袱的分流力度,对有一定技能,有一定素质的人员鼓励停薪留职,买断工龄等形式,让其自闯世界,从而减轻林场的负担。永定石长溪林场从去年到2005年通过拍卖林木采伐权获得的资金已将93名职工买断、置换了身份,有效地减轻林场的负担。
  出路之二:围绕旅游,作活旅游这篇文章。我市旅游业已成气候,各国有林场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做活这篇文章。一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开辟旅游景点、项目吸引游客观光和休闲。慈利江垭林场和桑植县西界林场分别要紧紧抓住我市旅游东线和西线的开发机遇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保护和建设的通知》精神,尽快建好以休闲、度假、避暑为主要项目的省级森林公园,从根本由单纯的木材经济转向多元化的旅游经济。目前桑植和慈利正在着手这个项目的开发。二是充分利用国有林场山货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围绕旅游的开发逐步开发无污染的山野菜系列和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饮品。同时要跳出林业这一框框,开展一些适销对路,规模小的产品开发。
  出路之三: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解决林场的后顾之忧。国家要尽快出台社会保障优惠政策,对现有的干部职工进入社会养老保险要放低门槛。第一种方法对工龄还有15年以上的职工全部减免养老费的交缴,对10-15年工龄的职工50%的减免,对10-5年工龄的30%减免,并视同全部交纳了社会养老保险金;第二种方法采取社保部门免一点,财政部门拿一点,国有林场担一点,林场职工出一点的办法尽快使其进一步社会养老统筹。具体标准是30%、50%、15%、5%。
  出路之四: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扶持力度。国有林场过去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家及各级党委、政府要对那确实非常贫困的林场要出台扶贫政策,纳入到每年年度扶贫计划,使尽快的脱离贫困线,没有国家的扶持政策,地处边远的国有林场是难以摆脱贫困格局的。国有林场走出困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之一。

从张家界市国有林场现状谈一谈国有林场出路问题 ——张家界市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调研报告

67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