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访平江县嘉义森工林场场长周单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09-14 00:00
信息来源:
平江,山多、树多、林成片,造就了平江富有的森林资源,也承载了许多山里人脱贫致富的梦想与追求。
周单燕,一个普通的平江林业工作者,凭着对大山特有的感情,在加义森工林场一干就是13年,她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她所挚爱的森林事业。如今,她又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嘉义森工林场场长的重担,成了远近闻名的林场女强人。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我市林业系统这位惟一的林场女场长———周单燕。
变革———求发展
创建于1952年的平江县嘉义采育场,是一家国有森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为国家林业建设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市场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企业逐渐走向低谷、生产停顿、经济艰困、几乎濒临倒闭。1996年,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实行破产重组,成立平江县嘉义森工林场。
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周单燕担任场长后,更是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为企业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nbs ; ———变革企业人事制度,实行定岗定编,考勤考绩双考核。所有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到人,上岗的没有一个空闲人员,行管人员大幅减少,场领导都参与到生产一线,与职工一起劳动,这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取消固定工资,实行考勤考绩与工资挂钩,用制度做到了奖罚分明,彻底打破了“大锅饭”。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职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不仅在证照、资金、信息、技术、关系协调等方面为职工提供服务,而且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方案》的出台,受到了创业职工的热烈欢迎。职工黄早众养殖黑山羊110头,创收两万余元;喻昔军等12位职工利用山场空闲土地,创办茶园、冬枣基地150亩,去年收入达22万元;凌迎湘等三位职工自办创业,筹资开办三个木材加工厂,去年收入4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据悉,加义森工林场的产品是不愁销路的,周场长告诉我们:“这得益于我们引进的客户。我们去年就 引进了三家企业前来投资,对引进的客户,我们在供应原材料、产品运输、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让我们企业和投资商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引进的木材加工客户欧阳老板为林场带来收入63万余元。”
营林———增后劲
周场长告诉记者:“营林工作是我们林场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林场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场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大力发展租山、积极争取林业工程项目、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强企业后劲的指导思想,营林工作在卓有成效的进行着。
嘉义森工林场没有一寸山,所有的林业工作都在租赁来的山地上进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租山造林来,已共计有山林面积25024亩,全场人平达到了403亩,位居全市第一。退耕还林补苗就有3685.7亩;去年与虹桥镇党委政府蹉商以15万元将虹桥镇5千亩的大半门林场一次性买断经营权40年。这为租赁经营的林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实施林业工程项目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在营林方面,该林场还很注意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在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限额采伐、资源保护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据周场长介绍,三四十年来林场的山林从未发生过一起火警火灾,也未出现过较大的盗伐滥伐现象。
自强———创佳绩
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收获的是翠绿的山头、茂盛的树木。周场长带领一群林场职工面对企业发展的现状,毅然决然地用改革、用自强为林场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林场更稳健的发展。
近年来,平江县嘉义森工林场以其优异的业绩被评为2004年度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林业资源管理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全市林场森工系统目标管理第一名的光荣称号,周场长本人也被县政府记三等功。
“我们的工作其实很一般”,周场长一再强调,“我们的工作得益于上级林业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也得益于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有信心,让林场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004年,实现全年经济收入220万元,偿还欠款21万元;生产木材1700m3,生产楠竹5万根,收购集体木材2700m3,共计造林3685.7亩,幼林抚育4158亩,楠竹抚育1700亩,抚育间伐500亩,育苗4.5亩;投资20万元新修林区出路3729米,营林生产总投入达68万元;挤出6万元资金为所有干部、职工及退休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手续,为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忠诚,就忠诚于自己的山林!
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
周单燕,这位嘉义森工林场的女强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山林述说着春夏秋冬的历史变迁,她的生命也因山林而流光溢彩!
周单燕,一个普通的平江林业工作者,凭着对大山特有的感情,在加义森工林场一干就是13年,她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她所挚爱的森林事业。如今,她又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嘉义森工林场场长的重担,成了远近闻名的林场女强人。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我市林业系统这位惟一的林场女场长———周单燕。
变革———求发展
创建于1952年的平江县嘉义采育场,是一家国有森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为国家林业建设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市场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企业逐渐走向低谷、生产停顿、经济艰困、几乎濒临倒闭。1996年,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实行破产重组,成立平江县嘉义森工林场。
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周单燕担任场长后,更是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为企业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nbs ; ———变革企业人事制度,实行定岗定编,考勤考绩双考核。所有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到人,上岗的没有一个空闲人员,行管人员大幅减少,场领导都参与到生产一线,与职工一起劳动,这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取消固定工资,实行考勤考绩与工资挂钩,用制度做到了奖罚分明,彻底打破了“大锅饭”。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职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不仅在证照、资金、信息、技术、关系协调等方面为职工提供服务,而且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方案》的出台,受到了创业职工的热烈欢迎。职工黄早众养殖黑山羊110头,创收两万余元;喻昔军等12位职工利用山场空闲土地,创办茶园、冬枣基地150亩,去年收入达22万元;凌迎湘等三位职工自办创业,筹资开办三个木材加工厂,去年收入4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据悉,加义森工林场的产品是不愁销路的,周场长告诉我们:“这得益于我们引进的客户。我们去年就 引进了三家企业前来投资,对引进的客户,我们在供应原材料、产品运输、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让我们企业和投资商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引进的木材加工客户欧阳老板为林场带来收入63万余元。”
营林———增后劲
周场长告诉记者:“营林工作是我们林场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林场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场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大力发展租山、积极争取林业工程项目、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强企业后劲的指导思想,营林工作在卓有成效的进行着。
嘉义森工林场没有一寸山,所有的林业工作都在租赁来的山地上进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租山造林来,已共计有山林面积25024亩,全场人平达到了403亩,位居全市第一。退耕还林补苗就有3685.7亩;去年与虹桥镇党委政府蹉商以15万元将虹桥镇5千亩的大半门林场一次性买断经营权40年。这为租赁经营的林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实施林业工程项目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在营林方面,该林场还很注意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在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限额采伐、资源保护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据周场长介绍,三四十年来林场的山林从未发生过一起火警火灾,也未出现过较大的盗伐滥伐现象。
自强———创佳绩
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收获的是翠绿的山头、茂盛的树木。周场长带领一群林场职工面对企业发展的现状,毅然决然地用改革、用自强为林场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林场更稳健的发展。
近年来,平江县嘉义森工林场以其优异的业绩被评为2004年度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林业资源管理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全市林场森工系统目标管理第一名的光荣称号,周场长本人也被县政府记三等功。
“我们的工作其实很一般”,周场长一再强调,“我们的工作得益于上级林业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也得益于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有信心,让林场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004年,实现全年经济收入220万元,偿还欠款21万元;生产木材1700m3,生产楠竹5万根,收购集体木材2700m3,共计造林3685.7亩,幼林抚育4158亩,楠竹抚育1700亩,抚育间伐500亩,育苗4.5亩;投资20万元新修林区出路3729米,营林生产总投入达68万元;挤出6万元资金为所有干部、职工及退休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手续,为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忠诚,就忠诚于自己的山林!
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
周单燕,这位嘉义森工林场的女强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山林述说着春夏秋冬的历史变迁,她的生命也因山林而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