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退耕办狠抓档案管理 推动退耕还林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11-15 00:00
信息来源:
桑植县从2000年开始就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至今,已成功实施了近30万亩,涉及的技术资料和文书资料非常多,比较复杂。面对繁多的资料如何归档,退耕还林档案工作成了该办的一块心病。对此,该办从一个“学徒”做起,虚心求教学习;从规范入手,扎实地搞好档案管理,为推动该县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有序地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一是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省、市领导对该办退耕还林档案工作非常重视,曾多次来该县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市档案局的于局长和市退耕办尹主任于今年6月在检查该县退耕还林档案工作时强调,对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规范化管理。为了做到退耕还林档案管理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该县档案局派专人到该办检查指导工作,在业务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有问必解。该县林业局为抓好退耕还林档案工作,配备了专门的档案人员并解决了编制,在资金和业务培训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该办退耕还林档案建设比较迅速,在较短时间里就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从观念转变上入手,抓好源头管理。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部分,管理好与坏,直接涉及到林农群众粮食补助兑现等最基本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败。说实在的,工程建设之初,该办的观念上还存在着“无所谓”的模糊观念,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只要搞好造林,把退耕还林钱粮补助发放到农户手中就行,至于资料只要不丢失就可以了。但通过2000年第一年的工程实施,事实给了该办深刻的教训,需要查询资料时,因资料堆放纷乱,往往需很长时间,有的甚至无法找到,不得已只得重新补资料。于是,该办从2001年开始,更新管理观念,从管理人员入手,确定一位能力强,素质好的技术人员为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虽说该办的管理员不是“科班”出身,但勤奋好学,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半年时间里,原本纷乱的技术资料和文书资料,都被一一整理规范化,做到了随查随有,非常及时。其次,变被动为主动,收集、搜集退耕还林各种资料,及时归档。由于退耕还林工作线长、面广,涉及的资料较多,乡镇(林场)的技术员一方面要做好规划作业设计,搞好林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抓林业基金创收,退耕还林资料往往不能按时报送,有的甚至不按原则行事,资料往往一拖再拖,影响整个退耕还林工作。因此,在收集资料时,该办除了电话联系外,还主动下到乡镇进行收集,保证了退耕还林资料的及时归档,给资料的查询提供了有效服务。
三是从认识转变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前几年,该办在退耕还林档案管理上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被动应付工作,虽说档案管理逐步得到规范,但真正把它当一件大事抓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从上到下认识到档案管理越来越重要,许多矛盾都要通过查阅档案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使该办对如何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该市、县林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该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针对过去只一间狭小的档案库房这一现状,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4年该办寻求县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档案局的支持,花费2万元在现有办公楼的房顶修建了一栋三间约60平方米的新档案库房,虽说不上是标准的库房,但对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档案管理规范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保证了案卷整齐有序排列进柜,基本上达到了目标管理要求。
四是从服务入手,促进退耕还林事业发展。该办搞好退耕还林档案,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退耕还林工程服好务,为林农群众谋取更好利益。在档案工作中,该办推行责任追究制,对不按时报送资料的乡镇技术员和对档案资料管理不善造成影响的管理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年终与目标管理考核和奖金挂钩。此外,该办在查阅档案资料时实行承诺制,凡领导或林业技术人员需查阅该县有关退耕还林方面的资料,保证随时查阅,保证资料齐全,周到地服务。去年,该办共接待永顺县万岗乡政府、蹇家坡乡洗泡河村等地人员查阅300多人次,调卷500多卷,及时利用建立的技术资料为蹇家坡乡、细砂坪乡和五道水镇等地群众排解退耕还林矛盾14起。
近几年来,该办由于强化管理,务实工作,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该县退耕还林工作。(向金次)
一是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省、市领导对该办退耕还林档案工作非常重视,曾多次来该县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市档案局的于局长和市退耕办尹主任于今年6月在检查该县退耕还林档案工作时强调,对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规范化管理。为了做到退耕还林档案管理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该县档案局派专人到该办检查指导工作,在业务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有问必解。该县林业局为抓好退耕还林档案工作,配备了专门的档案人员并解决了编制,在资金和业务培训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该办退耕还林档案建设比较迅速,在较短时间里就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从观念转变上入手,抓好源头管理。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部分,管理好与坏,直接涉及到林农群众粮食补助兑现等最基本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败。说实在的,工程建设之初,该办的观念上还存在着“无所谓”的模糊观念,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只要搞好造林,把退耕还林钱粮补助发放到农户手中就行,至于资料只要不丢失就可以了。但通过2000年第一年的工程实施,事实给了该办深刻的教训,需要查询资料时,因资料堆放纷乱,往往需很长时间,有的甚至无法找到,不得已只得重新补资料。于是,该办从2001年开始,更新管理观念,从管理人员入手,确定一位能力强,素质好的技术人员为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虽说该办的管理员不是“科班”出身,但勤奋好学,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半年时间里,原本纷乱的技术资料和文书资料,都被一一整理规范化,做到了随查随有,非常及时。其次,变被动为主动,收集、搜集退耕还林各种资料,及时归档。由于退耕还林工作线长、面广,涉及的资料较多,乡镇(林场)的技术员一方面要做好规划作业设计,搞好林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抓林业基金创收,退耕还林资料往往不能按时报送,有的甚至不按原则行事,资料往往一拖再拖,影响整个退耕还林工作。因此,在收集资料时,该办除了电话联系外,还主动下到乡镇进行收集,保证了退耕还林资料的及时归档,给资料的查询提供了有效服务。
三是从认识转变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前几年,该办在退耕还林档案管理上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被动应付工作,虽说档案管理逐步得到规范,但真正把它当一件大事抓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从上到下认识到档案管理越来越重要,许多矛盾都要通过查阅档案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使该办对如何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该市、县林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该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针对过去只一间狭小的档案库房这一现状,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4年该办寻求县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档案局的支持,花费2万元在现有办公楼的房顶修建了一栋三间约60平方米的新档案库房,虽说不上是标准的库房,但对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档案管理规范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保证了案卷整齐有序排列进柜,基本上达到了目标管理要求。
四是从服务入手,促进退耕还林事业发展。该办搞好退耕还林档案,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退耕还林工程服好务,为林农群众谋取更好利益。在档案工作中,该办推行责任追究制,对不按时报送资料的乡镇技术员和对档案资料管理不善造成影响的管理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年终与目标管理考核和奖金挂钩。此外,该办在查阅档案资料时实行承诺制,凡领导或林业技术人员需查阅该县有关退耕还林方面的资料,保证随时查阅,保证资料齐全,周到地服务。去年,该办共接待永顺县万岗乡政府、蹇家坡乡洗泡河村等地人员查阅300多人次,调卷500多卷,及时利用建立的技术资料为蹇家坡乡、细砂坪乡和五道水镇等地群众排解退耕还林矛盾14起。
近几年来,该办由于强化管理,务实工作,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该县退耕还林工作。(向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