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林业局鄂西考察团的考察报告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10-13 00:00 信息来源:
  9月15日,桑植县林业局组织的场、圃、公园考察团一行10人在金副局长和明主任的带领下赴鄂西地区进行林业考察。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对该地区的鹤峰、咸丰两县的国有林场的改制情况给予调研。我们先后对鹤峰县八峰山林场、八峰村、分水岭林场以及咸丰县的平坝营林场进行为期3天的参观调查研究,得到了各县林业局的支持和各林场的热情接待,听取了各县林业局和各林场领导的详细介绍,使我们受益非浅。
  
  所到的3个林场各有各的特点。其共同的特征就是整个林场已经全面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省自2000年开始启动“天保工程”以来,全省的林业迎来了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通过天保工程的安置经费,将森工企业、林场的富余职工进行妥善安置后,再缓聘管理人员,按档案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另外补助就靠林场发展多种经营收入来补发。
  
  针对鄂西的林业改制现状,结合我县的实际,从以下诸方面谈谈我县场、圃、公园的改革发展思路:
  
  一、我县的林场、苗圃、公园的现状处在极度困境中,职工工资不能如实到位,生存出现了空前的危机。人员多,无经费来源,人浮于事。西界林场共有职工34人,正在上岗的仅13人,其余21人无法维持生计。两河口苗 韵钟兄肮?1人,局拨工资的仅3人,尚有8人工资无着落,全靠自己谋生度日。生活极度清苦。梅家山现有职工9人,虽然是由县局拨付工资,可是工资低,无外来收入,也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生计。鸡公垭采育场,也是一个以场带队的林场。其管理人员全靠下达采伐计划,销售木材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紧等等。所以林场的生存和发展成了我林业局领导的心病。鉴于上述境况,有必要对我县场、圃、公园进行体制改革。
  
  二、实行定岗核编、裁减人员。将全部管理人员工资,力争早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办法。可是,针对桑植的现状,财政无法承担,难以成为现实。
  
  三、在不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鄂西林业的经验,力争各种国家林业工程项目。我们虽然没有抓住“天保工程”的机遇,可我县已经争取到120多万亩的国家公益林工程项目,还可争取其他工程项目。从项目资金中挤出资金,先对森工企业和林场、苗圃、公园的富余职工给予安置,一次性买断工龄,安置到位;或者通过对林场的拍卖、租赁等方式得来的拍卖款、租赁费来解决林场职工的安置问题。再对林场管理人员实行缓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其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从项目工程款中去解决其档案工资,不足部分由自己去解决。
  
  四、发展多种经营,充实场、圃、公园的内虚。林场可以利用场内林中空地,力争退耕还林工程,可得到5-8年的补偿。按照龙山县的经验:一是给农村农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二是将大山大界的治理全部交给各林场承包经营,不准局机关干部职工承包造林。从而扩大林场的面积,目前全县林场面积已达20万亩,目前各个林场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三是种苗从培育到管理一直到销售,均由林业局统一把关,优先林场及基层站以集体性质育苗,这样职工得到了实惠。林业局将种苗费节约下来,局内凌峰宾馆四层大楼,均是用节约的种苗款修建的。四是宾馆承包原则上只允许外单位人员及社会人员公开招标,每年能为局上缴24万元利润。我县也应鼓励林场以场集体性承包荒山和退耕地实施退耕还林,用以解决林场和职工的后顾之忧。林场内在退耕还林的同时,应学习八峰林场的经验,以森林药材和森林蔬菜为发展方向。苗圃可培育一些适销对路的各种经果苗木和绿化苗木,树桩、盆景以及草本药材。同时经营好现有的果树园。梅家山公园可利用林中空地,进行育苗、养花、培植绿化大苗,为桑植义务植树园林绿化提供良种壮苗,把公园建设成桑植县唯一的融娱乐、旅游观光、运动为一体的标准化公园,到时也可收取部分管理费,来充实公园经费的不足问题,使公园实现其生态、经济、社会的三大效益。
  
  总之,我县的场、圃、公园,只要在以上的前提下才能轻装上阵,奋力冲刺,才能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起来,走向繁荣,也才能为局领导排忧解难,为我县林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鄂西林业的崛起留给我们启迪,我们要以此为鉴,努力发展自我,并肩携手共同创造我县林业辉煌的明天。
  

桑植县林业局鄂西考察团的考察报告

672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