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 ——益阳市党政代表团在泗阳县考察杨树产业报道之二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09-02 00:00 信息来源:
  宿迁市和泗阳县对我市党政代表团的来访高度重视。在家的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安,宿迁市委常委、泗阳县委书记侍鹏,宿迁市副市长马军及泗阳县有关党政领导举行会议,全面介绍了经验。
  在苏北地区,杨树产业已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泗阳县是全国唯一的“意杨之乡”,总人口94.1万。在泗阳县的GDP中,杨树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200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5亿元,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3.5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090元。全县每年人均来自林业产业的收入高达500元。
  绿色银行 取之不竭
  杨树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优点,栽植后销加管理就能生长。杨树受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即使遇上收益较低的年份,也可推迟采伐期进行规避,待市场价格回涨时再采伐销售。栽植杨树的比例利益远远高于纯粮种植收益。以在泗阳种一亩速生杨树为例,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每亩栽种30余棵,平均每年每亩可获利润800余元。如果算入前4年林间套作粮食作物和后几年套作经济作物的收入,则亩均年收益可达1000元左右,比单纯种植农作物高60%以上。泗阳县的同志举了一个例子:来安乡沈庄村魏昌顺最近砍伐了22株栽植在责任田的杨树,都是大径材,最大的一棵材积超过5立方米。22株杨树共卖了6.9万元,平均每天为魏家长了11.2元,纯收入大大超过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何况杨树栽植一般都是利用荒滩、废地、沟渠路道、农田林网及庄台四旁等非耕地。
  发展良种速生杨树,在江苏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特别是苏北地区,多年来杨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栽植杨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现在苏北农村遇到兴建房屋、儿女婚嫁、子女升学等需要巨额投入的项目,基本上是通过出售杨树来完成。因此,苏北农民把杨树誉为“绿色银行”、“摇钱树”、“聚宝盆”,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也愈来愈关注与重视,各地都不断加强对杨树产业的领导和资金投入。宿迁市委、市政府把杨树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绿色城乡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来抓,以持续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绿色造林热潮,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至2002年全市成片造林9389万株。2003年,又完成成片造林5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70万亩,四旁植树2047万株,新植杨树4771.74万株。
  加工企业 一片红火
  巨豪木业也是我们参观的一个木材加工企业,占地120亩,厂房广阔,气势宏伟,2003年3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当地,由北京盛奇达浸渍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兴建。第一条生产线今年2月投产,另两条生产线及其附属产业生产线正在安装,预计至9月底全部投产。届时,年产值达14亿元,可创利税1.5亿元。
  巨豪木业所在的临河镇,是苏北三大木材加工中心之一,共有木材加工企业352家,其中27家生产胶合板,156家生产旋树芯板,166家加工细木板,每年生胶合板40万立方米,细木工板35万立方米,各种芯板120万立方米,共解决了本镇及周边乡镇15000多农民就业,全镇人均纯收入4500多元。该镇的大偿村还被林业部授予“中国木业示范园区”。
  为了改变杨树加工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效益欠佳的局面,泗阳县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引导,引进发展了捷顺木业、大自然木业、森建木业、建国木业、申佳木业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木材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的木制品已由原来的单板逐步向胶合板、中高密度纤维板、装饰板、家具等方向发展。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全县木制品畅销渐、沪、粤、陕等十多个省、市,还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印尼等国家和港澳等地区。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县木材加工企业922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15万人,木材加工企业年消耗原木80万立方米,工业增加值5.11亿元,销售收入20多亿元,利税2亿多元。全县木材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省道305(徐淮路)沿线的临河、城厢、仓集等几个乡镇。2000年,泗阳县沿省道305两侧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乡镇企业示范园区”。2002年临河镇的大兴村被省命名为“省示范工业园区”。
  产业拉动 效应惊人
  杨树产业是贯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本身效益惊人,而且直接带动了现代生态农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泗阳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他们发展花卉、蔬菜,结合稻田养殖发展优质无公害大米生产。同时,饲养羊、牛、生猪和家禽,养殖鱼、蟹、虾等。波杂山羊是泗阳县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品种,年饲养量近100万只。
  “栽起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杨树产业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杨木为原料的人人造板行业悄然起步,国家林业局投资建设了苏北第一个人造板企业——泗阳人造板厂。在招产引资中,泗阳县大打“意杨之乡”绿色名片,并把杨树种植和加工作为重要项目,取得了喜人成效。今年1至7月,先后引来上海新高潮集团、上海华申集团等知名企业到泗阳投资,全县共完成招商引资计划投资13.35亿元,引进项目166个。
  杨树产业也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据统计,泗阳县全县80%的村组架网通电和50%以上的农田水利配套以及乡村道路建设的资金都来源于杨树。
  杨树产业的发展,使部分农民和农民的部分时间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向其他产业。全县劳务输出增长较快。据专项调查测算,全县劳动力转移达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50%,其中转移到市外19.04万人,本市内县内转移5.96万人。从住户调查现金收入上看,外出务工收入占现金总收入40%。这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 ——益阳市党政代表团在泗阳县考察杨树产业报道之二

67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