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林业局局长的“资金点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08-24 00:00 信息来源:
  医生常用“打点滴”来救护病人,并往往取得奇效。慈利县林业局局长朱敷峰就象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巧妙地运用“资金点滴”,使该县困渴中的基层林业站一个个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由于慈利县地方财力紧张,地方财政对乡镇林业事业已多年来没有进行投入,基层林业站在计划经济时代又是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的主渠道,导致该县31个乡镇基层林业站人员达到322人,站平均超过了10人,人员负担沉重。另外,基层林业站站房大都建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设计落后,建筑材料简单,到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站房成为危房。而基层林业站在站员养老金缴纳和站房改危问题上一展莫筹,戏称为治不了的“癌症”,严重制约着林业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朱局长经过认真调研,认为这两个“癌症”并不可怕,主要是基层林业站缺乏资金,而有限的资金因缺乏引导,使基层林业站只能“吃饭”而不能干事。如果使“口粮”变为“种子”,调动基层单位自谋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由县林业局统一制定政策,统一整合,统筹考虑,将整合后的资金向两个所谓的“癌症”倾斜,就可以收到特别疗效。在2002年底朱局长亲自指导制定了以奖代投政策,即凡是基层林业站缴纳站员养老保险金并做到全员投保的,由县林业局按缴费总额给予20%的奖励,站房改危建设,经审计后确认投入资金的总额给予20%的奖励,朱局长戏称为给基层林业站“打点滴”。随着县局“资金点滴”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林业站苦练内功,务求实效的积极性。2003年度,慈利县各基层林业站共缴纳养老保险金80余万元,高峰、柳林等林业站甚至全部解决了养老金的历史欠帐,有一半的乡镇林业站进行了危房改造,宜冲桥等林业站还新修了站房,县林业局以奖代投资金共达30余万元。整个林业系统从上到下面貌一新,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
  2004年,朱局长又进一步完善了以奖代投政策,将范围扩大到基层站员工资分配上,着力解决基层林业站员工收入偏低和分配不公问题,县林业局又出台了新的以奖代投政策,规定凡是站员拿齐档案工资的林业站,县林业局在年底按所有站员一个月的工资总额给予奖励。这一政策出台后,各基层林业站纷纷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资分配制度,从而推进了该县基层林业站由“林业事业”向“林业产业”的转变,为实现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慈利县林业局局长的“资金点滴”

672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