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绿色的母体——国有岳阳县新墙苗圃掠影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03-26 00:00
信息来源:
文明,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象征,而绿色则是文明社会的象征。城市绿色广场、街道绿化林带、园林式庭院、森林公园,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新时尚。当人们在享受绿色的时候,在花红草绿的世界里留连忘返的时候,人们的潜意识在寻找创造绿色的母体。
来到岳阳县荣新公路七公里处,沿着一条柏油道向南徜徉,小山坡上塔形的雪松热情的向你舒展枝条,柔柔的青草和娴静的樱花簇拥你步入幽处,红绿叶相间的杜英树被风儿一吹,那红的、黄的、青的树叶便轻零地飘落,四季桂花的清香、红叶李树下的落英浪漫如梦境。在清幽的林间水泥道上踏着松针,听着树种及林种间的婆娑,感悟雀跃着的清脆悦耳的鸟鸣,怜惜地抚弄那清翠欲滴的小苗儿——是享受、是静身,是那株株茁壮跃出的树苗儿吐出的清新。
这就是新墙苗圃。
岳阳县新墙苗圃位于岳阳县荣新公路的中段,筹建于1977年,面积675亩。建圃20余年来,在林业科研、园林绿化及苗木生产经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里有连片的园林绿十七用苗270余种、41万株,花卉30余种、7000余盆,是湘北地区的树种资源最集中的所在。苗圃技术力量雄厚,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11人,都是农林高等院校园林花卉专业毕业,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苗圃36名职工也都是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0余年的行家。曾在巴陵油茶籽的选育,外松水培针来育苗,楠竹实生苗种子繁育,杉苗无性系繁殖等种苗技术科研中取得重大突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圃适应市场经济,走出苗圃,向市场寻找生机,先后承接核工业部311大队、107国道、岳阳市财校、岳阳市财政局、华能电厂及岳阳县三星级宾馆——荔园山庄和全国著名民营企业加华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园林绿化工程,特别是为岳阳县消灭荒山及县城绿化提供了大量苗木,为岳阳县林业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就是这样一方绿土,把生命的绿色一片片飘零入人们的梦境,牵引、指导着岳阳县的花卉苗木产业从启蒙到起步,以萌芽到走向朝阳。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切实推进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产业化、市场化建设,他们勤恳务实,本着强化基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原则,在良种选育上下功夫,在快速繁殖技术上做文章,在大面积推广上求实效,努力开拓市场,在抓住常规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并以此为龙头,实现花卉苗木在湘北地区的产业化栽培。他们以市场为中心,以品种推广为手段,以管理为基础,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规模生产为宗旨,一步一个脚印,开辟自己的创建之道。
第一条道:发展之道
早部署、巧安排、争取主动权 步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新墙苗圃以高瞻远瞩的全新思路,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开发示范基地这一中心,对内进行苗圃改制,减负放担,轻装上阵,对外寻求政策投入。在二期国债及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资金运作上,不将政策投入作奖金福利,不用来发工资,将有限的资金放到刀刃上,搞基础设施建设,作长远规划投入,通过政策资金的运作,进行了圃内道路、排灌设施、育苗养护设施、花卉苗木培育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建成575平方米的温室大棚,400平方米的扦插棚及20亩面积的精品花卉苗木繁殖园,建立古桩开发区,桂花园区,罗汉松园区,樱花园区。目前的新墙苗圃已建设成为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苗有果,既是花卉苗木的生产基地,又是观赏式的生态植物观园。
勤拓展,准定位,抢占制高点 新墙苗圃人的首选动作是调整经营思路。一是育苗人要作养花人,养花人要作卖花人,卖花人要赚钱、要当老板;二是不计赚钱多少,蝇利必究+见“缝”插针,见“空”就钻,坚持“抓大不放小”,“公”“私”兼顾,“行商”“坐贾”并举;次选动作是找准市场定位,把目标锁住优势资源,确立市场需求走向这个主题,拓开两个窗口:一是在城区建立一个租花摆花窗口,迎合县城民众喜好,推动花卉苗木市场,在县直42家单位、县城127户居民家中推行有偿租摆花业务,让花香馨入每个角落,让花色耀眼每双眼睛。二是在城关镇株树村建立一个由种田转向种花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窗口,努力促动岳阳县委、县政府的“以新墙苗圃为龙头,以107国道和岳荣新线为侧翼,以四镇十六村为重点的花卉苗木走廊和近县环城绿化线”思路的实现,目前,通过新墙苗圃的带动,长湖、新墙、新开、麻塘等四个乡镇十六村2000余户己成为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户,并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方式种植花卉苗木面积30000余亩,使花卉苗木产业迅速成为岳阳县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找市场,增品种,形成产品链 首先是进行移植大苗。城镇园林绿化的花木很大部分是移植大苗,甚至是大树、特大树,新墙苗圃近几年来集中财力投资,己发展40亩罗汉松大苗区,40亩桂花大苗区,15亩银杏大苗区,10亩樱花大苗区及20亩古桩区,15亩棕榈区,成为园林绿十七招投标的重要资源保障;同时引进新、特、优花卉品种,适当发展有色观叶的常规花卉,逐步开发食用、药用和可以作香料的特种花卉。在2003年自行开发本地特产九指兰,目前己取得巨大成效,正在逐步扩展,计划2004年度扩展到15000亩。
第二条道:创新之道
技术手段创新 新墙苗圃人目光是敏锐的,他们从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感悟到一个声音:科技是发展的强大推力。于是,他们咬紧牙关,集中资金,大手笔,高起点投入科技。自2000年来,先后对圃内水、电进行改造,建立和完善圃内喷灌设施,同时新建自动温控大棚575平方米: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本地花苗资源,及开发楠竹种子播种经验,进行楠竹播种试种。技术手段的创新使企业具有自身品牌,更富有市场挑战能力。
业务管理创新 对苗木繁育管理、绿化业务承接引进李嘉诚项目管理法,采取“梯级目标”考核办法,用项目网络图来描述活动及进行成本预算,加强对工程进度计划、成本控制和物料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竞争能力,在企业内部确定“宁可少赚,永不亏蚀”的思想意识。
第三条道:精品之道
岳阳县共有土地面积439.64万亩,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2万公顷,岳阳县委、县政府对花卉苗木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和积极引导,而花卉业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如何确保苗圃的“龙头”地位,新墙苗圃人的思路是打造“精品”,在科研技术上加大投入搞楠竹种子试种,提高楠竹产量,提升楠竹价值,开发九指兰,创造岳阳品牌;在服务质量上从小事做起,做小人才办大事,搞好小业务才能争得大项目,不放过一花一草的生意,迎合市场,将市场当作上帝,将顾客当作永远的衣食父母:在发展思维上极力推介自己,瞄准大项目、大业务,以高起点要求自己,将事情做好,把业务做真,吸引“回头率”。
第四条道:竞争之道
苗木是苗圃的生命,苗木的质量及规模生产和销售是苗圃经营的头等大事,“剪不断,理还乱”,这出“戏”太难唱,然而,新墙苗圃人却把它当作重头“戏”演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唱” 新墙苗圃人唱竞争戏有“曲”有“词”,圃领导谱“曲”,干职填“词”。年初,圃领导利用网络,开通信息,依照科学预测,定下年度苗木生产规模,确定生产规格,分时、分段把住苗木生产关键。职工们按照部署,承受生产品种,承包生产任务,起早贪黑,夙兴夜寐,奋斗的只有一个目标:苗圃的竞争力量。“曲”高“词”实,琴瑟和谐,圃领导和职工达到了高度统一,正是这种统一,才使新墙苗圃2002年被讦为“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无检疫对象苗圃”,使近几年来出圃的170万株大、小苗,价值达300万元,无一质量问题,承接绿化业务32起,承接金额达470万元,无一经济纠纷。
“念” 新苗圃人念竞争经有“板”有“眼”,“板”是制度,“眼”是原则。竞争是手段,赚钱是目的,但赚钱不赚“冤枉钱”、赚钱不赚“断线钱”,销苗必须销“规格苗”,让发包方满意等思路都经苗圃人早嚼晚咽,也是烂熟于心,树苗远销江、浙、沪、赣,老板满意,用户放心,绿化业务的“回头率”日见攀升,由园林绿化业务转接为物业维护的业务也逐渐增多。
“做” 做扎实事,新墙苗圃人抓竞争不瞄准本地而是对准浏阳,做实事,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实打实地做,成规模地带动建基地。以新墙苗圃675亩面积为基点,辐射周边,成规模带动农产发展苗木生产,2000年成规模带动麻塘镇金山村20余户育种樟、桂小苗2000余亩:2001年以苗圃为圆心带动新墙、长湖发展苗木生产专业户400余户建基地4000余亩;2002年以株树为窗口,推动城关、长湖、新墙、新开大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政府扶持,政策扶助,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0000亩。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形成影响,才能产生效益,通过新墙苗圃人的带动、引导,目前岳阳县也己成为湘北地区的苗木生产中心,成为南方省份青睐的宝地。
文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穿越历史,凝聚我们对过去的思索,对今天的感悟,对明天的寄语。建圃以来,几多艰辛,大浪淘沙,留下真金:“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的评定、“湖南省无检疫对象苗圃”的通过、“岳阳县文明标兵单位”的创建,新墙苗圃的累累硕果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新墙苗圃有一批务实、创新、廉洁的带头人,有一个能体现战斗力和智慧的决策群体,有一群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干职员工。历经磨难惊回首,离天只有三尺三,站在社会竞争意识强,市场竞争实力强,技术竞争档次高的竞争旅途上,岳阳县新墙苗圃人眺望前途,还有无数座高山和看不到尽头的道路,山再高,高不过苗圃人的理想,路再长,长不过苗圃人的斗志。
世事沧桑,时代变更,新墙苗圃人创造绿色的职责不会松,决心不会变,昨天的一切都己成为历史,新墙苗圃人把花卉苗木产业做大、把创造绿色的事业做强、把做成规模产业、精品产业当成了自己永无止境的追究。
来到岳阳县荣新公路七公里处,沿着一条柏油道向南徜徉,小山坡上塔形的雪松热情的向你舒展枝条,柔柔的青草和娴静的樱花簇拥你步入幽处,红绿叶相间的杜英树被风儿一吹,那红的、黄的、青的树叶便轻零地飘落,四季桂花的清香、红叶李树下的落英浪漫如梦境。在清幽的林间水泥道上踏着松针,听着树种及林种间的婆娑,感悟雀跃着的清脆悦耳的鸟鸣,怜惜地抚弄那清翠欲滴的小苗儿——是享受、是静身,是那株株茁壮跃出的树苗儿吐出的清新。
这就是新墙苗圃。
岳阳县新墙苗圃位于岳阳县荣新公路的中段,筹建于1977年,面积675亩。建圃20余年来,在林业科研、园林绿化及苗木生产经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里有连片的园林绿十七用苗270余种、41万株,花卉30余种、7000余盆,是湘北地区的树种资源最集中的所在。苗圃技术力量雄厚,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11人,都是农林高等院校园林花卉专业毕业,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苗圃36名职工也都是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0余年的行家。曾在巴陵油茶籽的选育,外松水培针来育苗,楠竹实生苗种子繁育,杉苗无性系繁殖等种苗技术科研中取得重大突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圃适应市场经济,走出苗圃,向市场寻找生机,先后承接核工业部311大队、107国道、岳阳市财校、岳阳市财政局、华能电厂及岳阳县三星级宾馆——荔园山庄和全国著名民营企业加华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园林绿化工程,特别是为岳阳县消灭荒山及县城绿化提供了大量苗木,为岳阳县林业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就是这样一方绿土,把生命的绿色一片片飘零入人们的梦境,牵引、指导着岳阳县的花卉苗木产业从启蒙到起步,以萌芽到走向朝阳。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切实推进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产业化、市场化建设,他们勤恳务实,本着强化基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原则,在良种选育上下功夫,在快速繁殖技术上做文章,在大面积推广上求实效,努力开拓市场,在抓住常规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并以此为龙头,实现花卉苗木在湘北地区的产业化栽培。他们以市场为中心,以品种推广为手段,以管理为基础,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规模生产为宗旨,一步一个脚印,开辟自己的创建之道。
第一条道:发展之道
早部署、巧安排、争取主动权 步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新墙苗圃以高瞻远瞩的全新思路,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开发示范基地这一中心,对内进行苗圃改制,减负放担,轻装上阵,对外寻求政策投入。在二期国债及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资金运作上,不将政策投入作奖金福利,不用来发工资,将有限的资金放到刀刃上,搞基础设施建设,作长远规划投入,通过政策资金的运作,进行了圃内道路、排灌设施、育苗养护设施、花卉苗木培育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建成575平方米的温室大棚,400平方米的扦插棚及20亩面积的精品花卉苗木繁殖园,建立古桩开发区,桂花园区,罗汉松园区,樱花园区。目前的新墙苗圃已建设成为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苗有果,既是花卉苗木的生产基地,又是观赏式的生态植物观园。
勤拓展,准定位,抢占制高点 新墙苗圃人的首选动作是调整经营思路。一是育苗人要作养花人,养花人要作卖花人,卖花人要赚钱、要当老板;二是不计赚钱多少,蝇利必究+见“缝”插针,见“空”就钻,坚持“抓大不放小”,“公”“私”兼顾,“行商”“坐贾”并举;次选动作是找准市场定位,把目标锁住优势资源,确立市场需求走向这个主题,拓开两个窗口:一是在城区建立一个租花摆花窗口,迎合县城民众喜好,推动花卉苗木市场,在县直42家单位、县城127户居民家中推行有偿租摆花业务,让花香馨入每个角落,让花色耀眼每双眼睛。二是在城关镇株树村建立一个由种田转向种花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窗口,努力促动岳阳县委、县政府的“以新墙苗圃为龙头,以107国道和岳荣新线为侧翼,以四镇十六村为重点的花卉苗木走廊和近县环城绿化线”思路的实现,目前,通过新墙苗圃的带动,长湖、新墙、新开、麻塘等四个乡镇十六村2000余户己成为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户,并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方式种植花卉苗木面积30000余亩,使花卉苗木产业迅速成为岳阳县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找市场,增品种,形成产品链 首先是进行移植大苗。城镇园林绿化的花木很大部分是移植大苗,甚至是大树、特大树,新墙苗圃近几年来集中财力投资,己发展40亩罗汉松大苗区,40亩桂花大苗区,15亩银杏大苗区,10亩樱花大苗区及20亩古桩区,15亩棕榈区,成为园林绿十七招投标的重要资源保障;同时引进新、特、优花卉品种,适当发展有色观叶的常规花卉,逐步开发食用、药用和可以作香料的特种花卉。在2003年自行开发本地特产九指兰,目前己取得巨大成效,正在逐步扩展,计划2004年度扩展到15000亩。
第二条道:创新之道
技术手段创新 新墙苗圃人目光是敏锐的,他们从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感悟到一个声音:科技是发展的强大推力。于是,他们咬紧牙关,集中资金,大手笔,高起点投入科技。自2000年来,先后对圃内水、电进行改造,建立和完善圃内喷灌设施,同时新建自动温控大棚575平方米: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本地花苗资源,及开发楠竹种子播种经验,进行楠竹播种试种。技术手段的创新使企业具有自身品牌,更富有市场挑战能力。
业务管理创新 对苗木繁育管理、绿化业务承接引进李嘉诚项目管理法,采取“梯级目标”考核办法,用项目网络图来描述活动及进行成本预算,加强对工程进度计划、成本控制和物料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竞争能力,在企业内部确定“宁可少赚,永不亏蚀”的思想意识。
第三条道:精品之道
岳阳县共有土地面积439.64万亩,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2万公顷,岳阳县委、县政府对花卉苗木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和积极引导,而花卉业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如何确保苗圃的“龙头”地位,新墙苗圃人的思路是打造“精品”,在科研技术上加大投入搞楠竹种子试种,提高楠竹产量,提升楠竹价值,开发九指兰,创造岳阳品牌;在服务质量上从小事做起,做小人才办大事,搞好小业务才能争得大项目,不放过一花一草的生意,迎合市场,将市场当作上帝,将顾客当作永远的衣食父母:在发展思维上极力推介自己,瞄准大项目、大业务,以高起点要求自己,将事情做好,把业务做真,吸引“回头率”。
第四条道:竞争之道
苗木是苗圃的生命,苗木的质量及规模生产和销售是苗圃经营的头等大事,“剪不断,理还乱”,这出“戏”太难唱,然而,新墙苗圃人却把它当作重头“戏”演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唱” 新墙苗圃人唱竞争戏有“曲”有“词”,圃领导谱“曲”,干职填“词”。年初,圃领导利用网络,开通信息,依照科学预测,定下年度苗木生产规模,确定生产规格,分时、分段把住苗木生产关键。职工们按照部署,承受生产品种,承包生产任务,起早贪黑,夙兴夜寐,奋斗的只有一个目标:苗圃的竞争力量。“曲”高“词”实,琴瑟和谐,圃领导和职工达到了高度统一,正是这种统一,才使新墙苗圃2002年被讦为“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无检疫对象苗圃”,使近几年来出圃的170万株大、小苗,价值达300万元,无一质量问题,承接绿化业务32起,承接金额达470万元,无一经济纠纷。
“念” 新苗圃人念竞争经有“板”有“眼”,“板”是制度,“眼”是原则。竞争是手段,赚钱是目的,但赚钱不赚“冤枉钱”、赚钱不赚“断线钱”,销苗必须销“规格苗”,让发包方满意等思路都经苗圃人早嚼晚咽,也是烂熟于心,树苗远销江、浙、沪、赣,老板满意,用户放心,绿化业务的“回头率”日见攀升,由园林绿化业务转接为物业维护的业务也逐渐增多。
“做” 做扎实事,新墙苗圃人抓竞争不瞄准本地而是对准浏阳,做实事,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实打实地做,成规模地带动建基地。以新墙苗圃675亩面积为基点,辐射周边,成规模带动农产发展苗木生产,2000年成规模带动麻塘镇金山村20余户育种樟、桂小苗2000余亩:2001年以苗圃为圆心带动新墙、长湖发展苗木生产专业户400余户建基地4000余亩;2002年以株树为窗口,推动城关、长湖、新墙、新开大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政府扶持,政策扶助,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0000亩。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形成影响,才能产生效益,通过新墙苗圃人的带动、引导,目前岳阳县也己成为湘北地区的苗木生产中心,成为南方省份青睐的宝地。
文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穿越历史,凝聚我们对过去的思索,对今天的感悟,对明天的寄语。建圃以来,几多艰辛,大浪淘沙,留下真金:“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的评定、“湖南省无检疫对象苗圃”的通过、“岳阳县文明标兵单位”的创建,新墙苗圃的累累硕果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新墙苗圃有一批务实、创新、廉洁的带头人,有一个能体现战斗力和智慧的决策群体,有一群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干职员工。历经磨难惊回首,离天只有三尺三,站在社会竞争意识强,市场竞争实力强,技术竞争档次高的竞争旅途上,岳阳县新墙苗圃人眺望前途,还有无数座高山和看不到尽头的道路,山再高,高不过苗圃人的理想,路再长,长不过苗圃人的斗志。
世事沧桑,时代变更,新墙苗圃人创造绿色的职责不会松,决心不会变,昨天的一切都己成为历史,新墙苗圃人把花卉苗木产业做大、把创造绿色的事业做强、把做成规模产业、精品产业当成了自己永无止境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