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林业工作特点 开拓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1-17 00:00
信息来源:
近两年来,常德市林业局纪检组、监察室我们从林业行业的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林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两大目标,把纪检监察工作融于其中,广泛开展党纪政规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了行政监督检查,保证了党的政策和法规在全市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了林业建设与发展。
一、突出重点,打好廉政建设的基础
首先,树立典型,把廉政教育的空气搞得浓浓的。前年广泛开展了“三讲”教育、行风评议活动。去年组织了“廉政在我身边”、“五好家庭”、“廉内助”的典型评选活动,先后总结推广了安乡县林业局“中巴局长”朱祥明“一心为公、一尘不染”的先进事迹,推介了汉寿县森林派出所“浩气护森林、清廉当公仆”的先进集体,推广了桃源县水溪木材检查站“常在路边站,‘三乱’不沾边”等典型经验,得到了市委、市纪委领导的重视,市纪委市纠风办还把水溪木材检查站制止林业“三乱”的材料印发全市推广。
其次,建立制度,把各项政事活动行为准则搞得明明的。每年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下发到市直各单位和区县(市)林业局,成立廉政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小组,严格进行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近两年来,在4000多名林业干部职工中,没有一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有四名县林业局局长得到重用,其中有3人直接从林业局长的岗位上提拔为处级干部。去年全市林业系统10名处级、109名科级干部,主动上交红包礼金9500元、拒收礼品礼金7万多元。市林业局接待费开支比上年减少26.3万元。
第三,讲求实效,把学习宣传教育搞得活活的。近两年来,除了以会代训外,还组织专题学习。全市先后集中组织收看《人民公仆》、《奉献之歌》、《蒋艳萍案警示录》、《现身说纪说法》等专题片70多场次,参加学习的达4200多人次。中心学习小组几次走出机关,把学习地点搬到现场,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教。为扩大教育层面,先后4次组织局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到临澧、澧县、汉寿和石门等县参观学习。同时,紧扣廉政教育和反腐斗争内容,不失时机地组织唱革命歌曲、书画比赛、《我爱林业》演讲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廉政警钟常鸣。
二、抓住中心,找准本职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随着林业执法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已成为部门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去年在我们接待的来信来访中,反映属于依法行政问题的占40.7%。针对这个情况,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培训,狠抓学习,苦练“内功”。仅去年全市先后举办林业执法人员培训班21期,培训人员达1570多人次。每年以县为单位进行一次执法人员上岗资格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调离执法单位,这种过硬的岗位培训、资格考试,把每一个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推到了执法学法的前沿;二是不断建立完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向社会公开承诺办事制度,设立投诉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行政执法重要岗位建立一月一暗访、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轮换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执法出偏差、社会反响大的及时调离执法岗位,近两年调整出去的执法人员达5%。2002年5月,鼎城区灌溪乡林业站违规收取湖北京山县运绿化苗木的货主王清慧同志300元服务费,我们接到举报之后,旗帜鲜明地保护了外地客户,并帮他追回了不该交的费用。去年共接待处理了上访举报194件次,都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渎职谁受罚,决不护短。2001年10月,市粮食部门有一位下岗职工花近三万元先后从广西、福建和石门县购进二元杂交野猪21头饲养,同时向市林业局提出申请,要求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由于正处在换发新证和管辖权属移交之中,不仅没有及时办理,还丢失了有关材料。2002年5月市森林公安分局又派人对经营户进行查处,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纪检监察及时介入,责令违规责任人作出检查,并通报全市。
二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和林业项目监督,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近两年,由纪检监察牵头,协调计财、基金站,每年对育林基金的收缴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去年查出县级截留育林基金200多万元上缴入库,并对违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去年与市监察局联合转发了省林业厅、监察厅《关于对退耕还林项目开展监督检查的通知》,协调纪检监察、计委、财政、粮食等部门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全市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重大项目进行了多次专项督查,保证了我市林业重点项目和林业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敢碰难题,创造林业稳定发展的环境
前些年,我们立案查处了市木材厂主要负责人贪污挪用公款一案,其中牵涉到该厂原出纳周碧桃1.5万元的经济问题,当时已退赔3000元。因周患癌症入院治疗而中止了案情调查,没有给予结论。但近两年,周的病情好转,她对自己的问题不思悔改,多次上访,要求收回已退赔的资金,造成极坏影响。去年纪检监察下决心组织力量,再次对此案进行追查,作出了结论,周也心服口服。近两年我们共解决遗留问题4起,涉及金额达3万多元。
2002年3月,国营常德林场职工30多人联合到局里状告场领导的经济问题,纪检组立即组织工作组,请场职工代表参加,对该场近6年的帐目全面清查,通过清查,场领导多分多占的问题排除了,但承包户应交而未交承包款的问题暴露了,我们一并协助该场运用法律武器兑现承包合同,帮助林场追回了应收未收的承包款100多万元。
一、突出重点,打好廉政建设的基础
首先,树立典型,把廉政教育的空气搞得浓浓的。前年广泛开展了“三讲”教育、行风评议活动。去年组织了“廉政在我身边”、“五好家庭”、“廉内助”的典型评选活动,先后总结推广了安乡县林业局“中巴局长”朱祥明“一心为公、一尘不染”的先进事迹,推介了汉寿县森林派出所“浩气护森林、清廉当公仆”的先进集体,推广了桃源县水溪木材检查站“常在路边站,‘三乱’不沾边”等典型经验,得到了市委、市纪委领导的重视,市纪委市纠风办还把水溪木材检查站制止林业“三乱”的材料印发全市推广。
其次,建立制度,把各项政事活动行为准则搞得明明的。每年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下发到市直各单位和区县(市)林业局,成立廉政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小组,严格进行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近两年来,在4000多名林业干部职工中,没有一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有四名县林业局局长得到重用,其中有3人直接从林业局长的岗位上提拔为处级干部。去年全市林业系统10名处级、109名科级干部,主动上交红包礼金9500元、拒收礼品礼金7万多元。市林业局接待费开支比上年减少26.3万元。
第三,讲求实效,把学习宣传教育搞得活活的。近两年来,除了以会代训外,还组织专题学习。全市先后集中组织收看《人民公仆》、《奉献之歌》、《蒋艳萍案警示录》、《现身说纪说法》等专题片70多场次,参加学习的达4200多人次。中心学习小组几次走出机关,把学习地点搬到现场,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教。为扩大教育层面,先后4次组织局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到临澧、澧县、汉寿和石门等县参观学习。同时,紧扣廉政教育和反腐斗争内容,不失时机地组织唱革命歌曲、书画比赛、《我爱林业》演讲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廉政警钟常鸣。
二、抓住中心,找准本职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随着林业执法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已成为部门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去年在我们接待的来信来访中,反映属于依法行政问题的占40.7%。针对这个情况,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培训,狠抓学习,苦练“内功”。仅去年全市先后举办林业执法人员培训班21期,培训人员达1570多人次。每年以县为单位进行一次执法人员上岗资格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调离执法单位,这种过硬的岗位培训、资格考试,把每一个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推到了执法学法的前沿;二是不断建立完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向社会公开承诺办事制度,设立投诉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行政执法重要岗位建立一月一暗访、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轮换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执法出偏差、社会反响大的及时调离执法岗位,近两年调整出去的执法人员达5%。2002年5月,鼎城区灌溪乡林业站违规收取湖北京山县运绿化苗木的货主王清慧同志300元服务费,我们接到举报之后,旗帜鲜明地保护了外地客户,并帮他追回了不该交的费用。去年共接待处理了上访举报194件次,都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渎职谁受罚,决不护短。2001年10月,市粮食部门有一位下岗职工花近三万元先后从广西、福建和石门县购进二元杂交野猪21头饲养,同时向市林业局提出申请,要求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由于正处在换发新证和管辖权属移交之中,不仅没有及时办理,还丢失了有关材料。2002年5月市森林公安分局又派人对经营户进行查处,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纪检监察及时介入,责令违规责任人作出检查,并通报全市。
二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和林业项目监督,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近两年,由纪检监察牵头,协调计财、基金站,每年对育林基金的收缴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去年查出县级截留育林基金200多万元上缴入库,并对违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去年与市监察局联合转发了省林业厅、监察厅《关于对退耕还林项目开展监督检查的通知》,协调纪检监察、计委、财政、粮食等部门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全市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重大项目进行了多次专项督查,保证了我市林业重点项目和林业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敢碰难题,创造林业稳定发展的环境
前些年,我们立案查处了市木材厂主要负责人贪污挪用公款一案,其中牵涉到该厂原出纳周碧桃1.5万元的经济问题,当时已退赔3000元。因周患癌症入院治疗而中止了案情调查,没有给予结论。但近两年,周的病情好转,她对自己的问题不思悔改,多次上访,要求收回已退赔的资金,造成极坏影响。去年纪检监察下决心组织力量,再次对此案进行追查,作出了结论,周也心服口服。近两年我们共解决遗留问题4起,涉及金额达3万多元。
2002年3月,国营常德林场职工30多人联合到局里状告场领导的经济问题,纪检组立即组织工作组,请场职工代表参加,对该场近6年的帐目全面清查,通过清查,场领导多分多占的问题排除了,但承包户应交而未交承包款的问题暴露了,我们一并协助该场运用法律武器兑现承包合同,帮助林场追回了应收未收的承包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