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成为慈利农业结构调整主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4-01 00:00
信息来源:
入春以来,慈利县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林业工作力度,大规模植树造林遍地开花,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至今年植树节前后,全县完成造林9.74万亩,各级政府把林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领导带头大办造林绿化,新办造林绿化点5个,面积达4000亩,兴办林业产业基地2000亩。林业已成为该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线。
造林中,该县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实行规模治理,做到一载一条河,一载一条路,一载一大片,营造千亩以上的片林5处,百亩以上的片林40余处。二是始终把让群众受惠得利,达产业结构的目的放在首位,鼓励群众营造“放心林”、“效益林”、认真搞好林业“三结合”,即把林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探索出多种造林新模式,如林药模式,林草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下游以皂素加工为主的化工和畜牧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林业长、短期受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企业,造林大户的龙头带头作用。如零溪镇汪家桥村经济能人汪明安承包1700亩山地大搞川椒种植,成为林业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亮点。据有关资料测算,慈利县全县农民从林业产业建设中直接增加收益人均达到70元,大批劳动力从简单的手工搞饭吃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造林中,该县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实行规模治理,做到一载一条河,一载一条路,一载一大片,营造千亩以上的片林5处,百亩以上的片林40余处。二是始终把让群众受惠得利,达产业结构的目的放在首位,鼓励群众营造“放心林”、“效益林”、认真搞好林业“三结合”,即把林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探索出多种造林新模式,如林药模式,林草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下游以皂素加工为主的化工和畜牧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林业长、短期受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企业,造林大户的龙头带头作用。如零溪镇汪家桥村经济能人汪明安承包1700亩山地大搞川椒种植,成为林业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亮点。据有关资料测算,慈利县全县农民从林业产业建设中直接增加收益人均达到70元,大批劳动力从简单的手工搞饭吃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