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三龙厅长接受中国林业网、中国食品报等媒体专访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就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与食品安全等议题,接受了中国林业网、中国食品报等媒体记者专访。
邓三龙厅长在中国林业网专访中强调,要从根本上保障绿色和安全,一是要有慢病急治的思想认识。从当前我国的生态状况看,面临严重的生态赤字,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空气质量堪忧,应该慢病急治。二是要有“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好方法。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的良药,期望国家大力推行包括青少年都能参加的植树造林活动,使植树造林成为真正的全民行为,将“保护生态人人有责”落到实处。三是要有与生态屏障相适应的国家投入。森林、湿地、河流等生态资源,特别是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期望国家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像养军队一样养生态、像重视国防屏障一样重视生态屏障。
邓三龙厅长在中国食品报专访中指出,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湖南林业研发出“一物降一物”的生物防治技术,探索出了“不打农药能治虫”的绿色防治模式。即出现什么虫害,就用自然界中与之相克的“天敌”去防治它。目前,湖南建起了天敌繁育中心,对病虫害的天敌实行工厂化生产,并且还研发出了无害化的病毒产品。此外,他也坦言,这种无公害的绿色经济却难推广,原因是打农药的产品与生物防治的产品在市场是一个价,国家相关部门或法律没有对农药产品和未使用农药产品进行区分,导致农民图省事而不愿使用“天敌”防治的产品。因此,他呼吁国家进一步重视、宣传、推广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经济。
同时,邓三龙厅长还就森林康养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森林康养产业要做到“五有”:一要有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将森林康养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得到相关部门的参与支持。二要有精细化的建设标准,严格制订森林康养林、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步道、森林康复中心、森林医院、森林康养产品、康养林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康养师、森林体验师等的标准和相关规划与建设通则。三要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明确森林康养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发展发育依托市场,并积极探索PPP、BOT等多种发展模式。四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在大专院校设立专门的学科,纳入各地技能培训内容。五要有接地气的康养品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疗养、森林食疗、森林茶疗、森林温泉疗养等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