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是宝!一颗油茶果如何“榨”出近千亿绿色产值?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5-11-06 11:40 信息来源:

(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数据显示,我国林草已形成了包含林下经济在内的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目前正是油茶采收季,记者来到林业大省湖南,探寻一颗小茶果如何“榨”出近千亿绿色产值。

科技赋能 小茶果撬动大产业

湖南衡阳县50多万亩油茶进入集中采收期,在一片1600亩的油茶林,这里不仅选用了最新的高产、高抗油茶新品种,还在林间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并有技术人员定期指导。

位于罗霄山脉的湖南祁阳是“中国油茶之乡”,眼下,60余万亩油茶迎来丰收。与往年不同,今年茶林迎来一批特殊的“空中搬运工”,用科技破解了陡坡运输难题。这片油茶基地最大坡度超过40度,过去人工背运一趟需要20分钟。如今无人机单次可吊运200斤油茶果,单程仅需1分钟。

而在湖南攸县,当地专门成立了油茶产业协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现政府、协会、企业三方联动,推动“攸县茶油”从区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目前已经形成育苗、种植、加工、研发等完整产业链,去年茶油产量达1.3万吨,综合产值23亿元。

产业链延伸 油茶果实现“72变”

油茶不仅是油料作物,从果壳到果肉,再到榨油后剩余的茶果粕,它“浑身是宝”。

在湖南攸县一家茶油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新鲜茶果从脱壳、清洗、烘干、压榨到出油都可以在全自动鲜果鲜榨生产线上完成,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能有效保证茶油的新鲜度。压榨出来的茶油通过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六道工序后就可以提炼成茶油精油,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在传统的热榨和冷榨技术基础上,突破了茶多酚萃取技术。经过14年的创新发展,该企业已经研发出包括手工皂、护手霜在内的15款山茶油系列产品,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林下经济发展

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如何破解融资难题,让“绿色资源”真正变成“绿色资产”?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湖南累计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资金52亿余元支持油茶生产,以平均每年新造50万亩、低产林改造90万亩的速度推进油茶资源培育。金融“活水”不仅滋润油茶产业,也贯通整个林业链条。

杨佩儒是湖南怀化会同县一家竹笋加工厂的负责人。2020年,他看中家乡45万亩优质楠竹资源,返乡流转2万亩竹林创办加工厂。随着市场打开,企业却遭遇发展瓶颈。

杨佩儒向银行申请贷款,却因林木资源评估难、缺乏有效抵押物而受阻。转机出现在2021年,会同县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不动产权证”,整合林业、银行、保险等多方力量,对林木资源进行联合实地核实与价值评估。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设立了2000万元的兜底收储资金池,为银行化解了后顾之忧。

杨佩儒告诉记者,企业通过林权抵押拿到1300万元银行贷款后,不仅将竹林流转面积扩大到5万亩,还新购了4套生产设备,现在,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

在邻近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创新步伐更进一步。当地将林地经营权进行“三层剥离”,地表、地上、地下分别确权发证,让企业敢于投入,放心发展。

截至目前,湖南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突破3600万亩,生产森林粮食1200多万吨,从事林下经济农民总数突破300万人。

浑身是宝!一颗油茶果如何“榨”出近千亿绿色产值?

3384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