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个湿地入选新增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转载自新湖南)
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22处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将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鸟儿洲等22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我国国家重要湿地已达80处。名录显示,湖南有3处湿地入选,包括常德市鼎城区鸟儿洲国家重要湿地、益阳市赫山区来仪湖国家重要湿地、临澧县道水河国家重要湿地。至此,我省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重要湿地5处。
鼎城区鸟儿洲国家重要湿地位于常德市鼎城区东北部,地处十美堂镇与西洞庭管理区的交界处。由沙潮河、牛耳湖、水产养殖场、稻田和周边河堤组成。以沙潮河(即澧水古洪道)为主体,连接澧水和牛耳湖,湿地面积达1147.18公顷。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121科346属484种,脊椎动物28目74科210种。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一级国家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彩鹮,二级国家保护动物白琵鹭、小天鹅、水雉、鸳鸯等。
赫山区来仪湖国家重要湿地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东北部,地处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南部的外围生态缓冲保护地带,是湘江、资江两大水系互通的纽带,由自然湖泊、人工干渠组成,是环洞庭湖区域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总面积1351.44公顷,具体范围为东至来仪湖东岸新兴村,西至鹿角湖西岸油福园村、沿新河电排渠,南至省道S326,北至湘阴县窖口村,共39个湿地图斑。主要保护对象为洞庭湖流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鸿雁、小白额雁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临澧县道水河国家重要湿地面积为684.27公顷,地处武陵山向洞庭湖过渡地带,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的澧水生态屏障带,位于我国三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线主干上,也位于隆回屏风界“百鸟朝凤”和桂东铁山“千年鸟道”的中北部。湿地周边还有林伯渠故居、丁玲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及宋玉遗迹、佘市古桥等历史文化景观。主要保护对象为红头潜鸭、中华鳖等珍稀濒危物种及栖息地。
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在湿地资源管控方面,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管理工作,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监测监管平台加速构建,全省首次绘制出湿地资源一张图,“全面监督”得以有效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妥善且有条不紊的整改,湿地总面积保持稳定;在湿地生态修复方面,以洞庭湖为重点、“四水”为主线,编制完成6处国家或国际重要湿地的修复方案,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湿地2.37万公顷,保护或补偿湿地8.36万公顷;在科普宣教活动方面,全方位开展相关工作,构建起科普宣传矩阵,建成一批自然教育平台,推出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并且每年成功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优美的湿地生态环境让人们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