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赋新能 绿动未来——桃江县推动“以竹代塑”一线观察
(转载自益阳日报)
小小的毛竹,经过精深加工,摇身一变成为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这一湖南省“产业揭榜挂帅”成功孵化的创新项目,日前正式签约落地桃江县高新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2万吨的规模,为新能源材料领域注入绿色“竹”力。
一场以全竹造景构建的竹舞台为核心,精心打造的《桃江·竹海幻境》沉浸式文旅项目,以竹为媒、以境为引,开创“竹境文旅”体验新模式,自推出以来年均吸引游客超十万人次,成为区域文旅融合的标志性项目……
这些都是“以竹代塑”产业蓬勃兴起的生动缩影。桃江县有竹林115万亩,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当地“以竹代塑”形势如何?
以竹为媒赋能乡村振兴
9月8日,走进桃江县鸬鹚渡镇,沿途绿水青山,精致的竹生态公交站台点缀于公路两侧。在道路拐角的幽静处,高大的杨树下,竹制休息椅、竹伞和竹凉亭,构成了静谧雅致的休憩空间,尽显竹乡特有的诗意。
“我们沿线共有5个行政村,设置了6个竹制公交车站亭,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随行的鸬鹚渡镇相关负责人邹珊珊介绍,除了公交车站亭的建设,张子清村、龙塘湾村等地还充分利用本地竹资源,打造了多个竹文化主题的旅游设施和体验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
鸬鹚渡镇竹资源丰富,拥有竹山10余万亩。去年下半年,该镇成立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片区党委,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今年5月,片区党委进一步整合张子清村、玉溪村、板溪村、龙塘湾村、花桥村等5个行政村,以联建方式组建强村公司,重点围绕文旅产业进行一体化开发和运营,共同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5个村资源互补、各具特色。如何为这5个村的发展锦上添花?当地政府敏锐把握“以竹代塑”国家倡议带来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竹元素赋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5个村的竹文化内涵与产业魅力。
“我们参考了网上的大量样式,以本地竹子为原材料,邀请手艺精湛的师傅进行郁制。”邹珊珊介绍,除了公交站亭,沿线还广泛采用“以景造景”的手法,打造了月亮、爱心、草帽、凉凳、竹篱笆凉亭和竹筏等多处竹艺景观。这些装置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既美观又极具打卡吸引力,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人气,也将5个村的特色资源串联起来,形成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龙塘湾村,“90后”村民张盼正专注地为客人调制咖啡,一旁的三四亩休闲区内,设有以竹材搭建的咖啡吧、休闲平台和书吧,自然雅致,氛围轻松。如今,这里已成为全村最具人气的亮点区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竹间慢生活”。
这处精致的休闲区,由龙塘湾村以村集体名义投资建设,并创新采用村民入股方式运营,吸引了20余位村民成为股东,其中不乏像张盼这样的年轻人,如“95后”胡鹏和“00后”陈磊。陈磊尤其擅长电商运营,加入后主要负责村里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自8月起,他已成功开展三场直播,实现销售额8000多元。
“这种发展模式最直接的成效,是带动鸬鹚渡镇游客量同比增长20%。它不仅为返乡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分红收益,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农村、扎根乡村,推动传统村落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多方共赢。”邹珊珊介绍。
以竹育才激发创新活力
“近3年,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我们持续推进‘以竹代塑’产品进机关、学校、景区、酒店、市场和家庭,让竹制品在生产生活领域的替代应用显著扩大。”桃江县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彭思诗说。
2024年,桃江县大力推进竹制品“六进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鸬鹚渡镇是典型代表。同时,在牛田镇、桃江县人民医院、华美达酒店、三堂街镇完小等多个公共场所,竹制品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以竹代塑”发展势头良好。
日前,一堂由湖南竹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提供的“以竹代塑”科普实践课,在市科技馆如期开课。课程通过“以竹代塑”科普知识讲解与竹编手工实践,促推公众科学素质与环保意识提升。课程以《竹科普——看竹子18变》为题,涵盖竹编垫、竹风铃、竹蜻蜓、竹龙舟、鲁班锁、榫卯足球等20余个趣味手工模块。课程所用材料及教学内容,由“以竹代塑”科普志愿团精心打造,依托高校专家、企业工程师、非遗手工艺人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支持完成。今年,公司与具备强大欧美市场资源的竹腾环保科技合作。双方携手推进产品研发与销售,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公司相关负责人袁珂舟介绍,暑假推出的竹韵清风礼盒,里面包含竹制帽子、青花瓷竹扇等,深受游客喜欢。目前,公司生产的竹玩产品已进驻全县32所幼儿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在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上,“桃花江竹玩”文旅系列斩获金奖,竹文创产品成为博览会上各客商及媒体关注的焦点。
以竹兴业打造绿色标杆
自“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桃江县积极响应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和产业加工基础,着力推动全链条、全要素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起品类齐全、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竹产业体系。
2025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沅江市举行。沅江市琼湖公园沿湖的游步道,使用的则是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户外防腐竹地板。
不只是沅江市,湖南城市学院在绿色校园建设中,也大量采用桃花江竹材科技的户外防腐竹地板,为师生提供更亲近自然的休闲体验。位于赫山区鱼形山街道的鱼形山水库,环湖栈道也采用了桃花江竹材科技的浅碳户外防腐竹地板及栏杆,打造坚固、环保、美观的生态滨水步道,助力区域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
此外,在桃花江竹海景区,从民宿建筑、游览栈道、标识标牌到室内装饰,均广泛采用了竹产品;修山镇的旅游厕所,安化县的多个景区项目,也融入了竹元素。
“以往我们在车间招聘一名大专学历的技术人员都非常困难,如今技术和管理岗位已吸引众多二本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加入。今年公司成功引进了20多位大学生,人才结构的优化显著推动了科技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桃花江竹材科技负责人薛志成表示,随着竹产业整体升温,社会对该行业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不断提高,投身竹业的企业也日益增多。目前,桃花江竹材科技已与全国60多个城市的初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2024年,公司生产总值近2亿元。
近3年来,桃江借着“以竹代塑”东风,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共新签约引进项目75个,总投资达68.7亿元,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