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措并举筑牢鸟类保护安全屏障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湖南省保护鸟类三年行动暨2025年秋冬季候鸟保护视频工作会议9日在长沙召开。会上透露,《湖南省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联合工作方案》即将印发,以进一步筑牢全省鸟类保护安全屏障。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关键节点,湖南全境共记录鸟类523种,占中国鸟类种数的36.19%;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候鸟共393种,占中国候鸟种数的48.89%。
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候鸟保护,启动全省候鸟保护两年行动,永州、岳阳、娄底、益阳、常德、邵阳、株洲7市和蓝山、炎陵、桂东、隆回4县签发了候鸟保护林长令,各市州林长先后开展候鸟保护巡林;落实了湖南省91处保护站点责任主体及责任人,明确了生态护林员在候鸟迁徙通道及栖息地保护中的职责。
在健全制度上,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猎捕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通告》,省林业局印发了《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管理办法》,划定了湖南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20处,对候鸟集中迁飞、越冬栖息重点区域以及洞庭湖区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
据悉,湖南省候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珍稀种类正逐年增加。洞庭湖区记录水鸟77种45.62万只,创历史新高;监测到中华秋沙鸭440多只,数量居全国前列;南县舵杆洲监测记录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稳定繁殖活动;南洞庭湖、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记录到黑脸琵鹭。
下一步,湖南将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教育,凝聚保护鸟类的社会共识,营造爱鸟护鸟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