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常绿 民生常福——泸溪县以林长制为引领书写生态保护与发展共赢答卷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5-08-13 09:56 信息来源:

(转载自团结报)

浦市古镇的晨雾中,上百只红脚隼振翅齐飞,划破朦胧天色;沅水之畔的林间,黑鹳的身影首次被镜头捕捉,定格成生态向好的剪影;青草村的监测画面里,中杓鹬的出现填补了湘西鸟类纪录的空白……

近年来,泸溪县的天空与林间,正不断上演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惊喜。这片土地上,林业工作者以实干为笔,用坚守作墨,续写着“绿水青山”的新传奇。

林长执鞭,织就山河守护网

在生态治理的棋局上,林长制如同一根精准的丝线,将各级责任牢牢缝合。泸溪县构建起“双林长牵头抓总、副林长分片包干、基层林长网格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让执法锋芒更锐,“林长+示范基地”“林长+古树名木保护”等模式让每一寸绿意都有了专属守护。截至2025年5月,县级林长调度会已召开2次,为生态保护定调领航;1道林长令明确划出生态红线,为资源管护筑牢底线;森林防灭火督查深入肌理,排查隐患不留死角;县级林长12次踏遍山林,乡村林长6085人次步履不停,让涉林难题在层层接力中迎刃而解。

制度的生命力,在细致入微地落实中绽放光彩。“工作提示函”将管护任务转化为清晰坐标,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林长制管理系统让巡林轨迹在云端可溯,实现了管护过程的全程监管;问题督办形成闭环,确保发现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2025年1月至5月,生态护林员巡护上线率达93.6%、有效率达83.6%,“131”火情核查机制高效处理51件任务,核处率超88.4%,2人获省级嘉奖。今年3月,浦市镇33名护林员在技术培训后,熟练掌握林长制APP的使用方法,让科技为生态守护添翼助力。

绿盾高悬,筑牢生态防护堤

制度的根系深扎土壤,生态守护的屏障便愈发坚实。泸溪县以资源管护为经,以应急处置为纬,编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绿色防护网。

森林监管似利剑护航生长。58宗林地许可精准核发,87.02公顷用地保障了发展需求,167.42万元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护绿;322份采伐证规范采伐7130.48立方米,2起涉林案件依法罚款2600元。在刚性约束下,乱砍滥伐的杂音渐渐平息,森林资源在规范管理中茁壮成长。

野保行动若春雨唤醒共识。“清风行动”查处2起涉野案件,没收2件猎具,5家繁育主体规范运营。监测巡护与宣传教育双管齐下,让“护鸟爱兽”成为社会新风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

应急防控如坚盾抵御风险。上半年森林火灾防控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12次督导检查、20次宣传教育、13次应急演练的扎实铺垫,500余个灭火器、1000把应急工具随时待命。1.6万亩马尾松毛虫“飞防”作业顺利完成,让绿色卫士安然度夏,病虫害成灾率稳控在2.56‰以下。

生态补偿如甘泉浸润山林。73.37万亩公益林、34.11万亩天然商品林的补偿资金加速落地,2019年至2023年滞留的19.3万元惠农款全部到账。林区百姓的笑靥里,藏着“守护即增收”的甜蜜,也映照着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绿脉绵延,奏响发展协奏曲

守护之外,泸溪县更让绿意生长出多元价值,在修复中为大地描彩,在产业中让百姓增收,谱就生态与发展的和鸣乐章。

生态修复为大地披上“新装”,城乡处处皆成画。2023年武陵山项目完成2000亩造林、10.93万亩封育、1.15万亩提质;2024年廊道200亩抚育收官;1000株红枫、200株凌霄扎根沃土,200人植树、50人网签抚育,绿色在泥土中蔓延,风景在行走间铺展。

油茶产业让绿叶子变成“金果子”,结出致富甜。2022年以来,2050万元资金浇灌出0.66万亩新油茶林,1.34万亩老林焕生机,118个蓄水池、36.3公里产业路护航成长。合水镇、达岚镇基地引领,荣辰公司等大户带头,21个村集体经济借油茶腾飞,“绿富同兴”的歌谣越唱越响。7月科技服务队下乡,300余名林农学技术,让油茶真正成了“摇钱树”。

如今的泸溪,林间百鸟欢歌,油茶果压弯枝头,生态红利持续释放,公益林里藏着“绿色存折”,产业路通向致富门。当生态美与百姓富在沅水畔交织,这幅绿色长卷,正以更厚重的笔触,写下“林海常绿、民生常福”的乐章。

林海常绿 民生常福——泸溪县以林长制为引领书写生态保护与发展共赢答卷

3377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