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青山卫士姜季春:13载护林路,一颗赤子心
(岳阳日报)
在岳阳县的层峦叠嶂间,生态护林员们日复一日穿梭于林间小径,用坚守捍卫着这片绿色。麻塘街道麻布山村的姜季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有着13年护林经验的老党员,从“看山人”到生态护林员,始终初心如磐。
作为镇人大代表,他在村民中享有极高声誉,更用扎实的工作交出了亮眼答卷:辖区实现火情和破坏森林资源事件“零发生”。2022年他获评“岳阳市标兵护林员”,2023至2024年又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护林员。这些荣誉背后,是他用脚步丈量青山、用汗水浇灌绿意的坚守与担当。
“钉子户”化身护林力量
护林员身为林业资源管护的“前哨”,在工作中要向乡里乡亲宣传防火与资源保护法规,赢得百姓的支持与理解。姜季春,这名经验老到的护林员,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攻心术”,把一个个防火“钉子户”变成义务宣传员。
今年2月,姜季春巡护至文艺组境内,远远瞧见浓烟滚滚,走近发现,竟是70多岁的张老汉正在林边烧荒。姜季春赶忙劝阻:“老人家,快把火灭掉!眼下山上柴干草枯,极易引发山林大火……”在姜季春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人才勉强把火扑灭了。
没想到,姜季春一走,张老汉便又烧起了火,姜季春返身又去劝解。如此反复几天后,姜季春决定转变思路,从张老汉的子女入手。
于是,他乘车前往岳阳市区,上门向张老汉的子女详述烧荒的严重危害,终于打动了张老汉的子女,他们当即给父亲打电话,表示会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
这场艰难的“持久战”,还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曾经的“烧荒专业户”张老汉,不仅改掉了烧荒的习惯,还主动带动亲友邻居投身防火宣传。
“烦人精”铸就平安防线
今年清明期间,气温居高不下,森林防火压力空前。姜季春除了日常巡护外,还主动守在自己亲戚在村口开的商店门口,决心一定要管控火源。看着他每天骑着摩托车、穿着“红马甲”的样子,亲戚说他是“‘不懂变通’的‘烦人精’”。
原来,只要有人到店里挑选爆竹、纸钱,姜季春便立刻上前进行劝阻:“老乡,可别带易燃物上山,安全第一!”碰上不理解、想争辩的,他第一时间亮明身份,细讲防火利害。渐渐地,买爆竹的少了,亲戚心中原本的不满也在他一遍又一遍的劝说中被打消了。
妻子心疼他因工作得罪人,劝道:“没额外工资,何必惹人闲话?”姜季春严肃回应:“守护山林关乎大家安全,懈怠不得!”在姜季春心里,山林的安全高于一切,哪怕是与家人欢聚的时刻,只要山林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奔赴。
去年国庆节恰逢姜父生日,姜季春巡护完满心欢喜准备回家,手机突然收到火警消息。他顾不上告知家人,油门一踩,骑着摩托冲向火场,边开车边向镇里报告。
赶到现场,狂风助火势,火舌狂舞,姜季春孤身扑救。家人电话不断,他无暇接听。幸好乡亲们及时赶到,众人齐心,经艰苦奋战,终于控制火情。
对护林员家庭而言,这种“缺席”是常态。家人从埋怨到理解,背后是无数次的等待与包容。姜季春感慨:“护林员的辛酸在巡山脚印里,也在家人递来的热茶中。”
“逆行者”书写无畏篇章
2024年末,岳阳县遭遇罕见冰冻雨雪天气,麻布山村山林遭受重创,大量林木倒伏、翻蔸、断梢甚至折断。姜季春穿梭在山林间,配合林业管理部门调查林木受损情况,主动清理倒伏在路上的树木,保障村民安全出行。
一天,姜季春巡查至“姜木匠”附近时,凭着老到的经验察觉出山头似乎有异常。他判断,此处因树木翻蔸和长时间雨雪,泥土松动,极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便立刻向村里报告,带着村干部到现场查看。镇国土部门确认险情后,他又主动承担起了现场警戒和守护的工作。
山下有4户人家,姜季春挨家挨户耐心劝说,又和村干部一起将村民安全转移到附近学校。当晚10时许,一声巨响,大面积山体滑坡至房屋边,所幸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受损,村民对他感激不已。
对姜季春而言,“护林员”远不只是一个称谓与职业,更是沉甸甸的担当和深厚情怀。他用行动诠释着最美“敬业福”,践行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甘愿成为森林守护者”的新时代护林精神,在平凡岗位绽放耀眼光芒。
在岳阳县,有许多像姜季春这样的生态护林员。他们虽无惊天之举,却在平凡中坚守,用默默无闻的付出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他们是绿色家园的忠诚卫士,这份坚守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