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解决变现问题 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经济日报)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确定北京延庆区等地区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省抚州市继续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在创新构建生态产品质量标准、价值核算、市场交易等方面有哪些有益探索?记者进行了采访。
湖南怀化:解决变现问题
近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生棋村的林农杨盛谋,“卖空气”得了4万多元。空气如何能卖钱?原来,在今年5月底,包括杨盛谋在内的10名林农领到了湖南林地生态系统首批林业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杨盛谋的林地面积为712亩,首期核发碳减排量达1292吨二氧化碳当量。他与通道大锅冲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551吨的碳减排量交易,每吨76元。
卖空气赚来真金白银,这是怀化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生动体现。日前,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发布,怀化位列其中,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市。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怀化印发了《怀化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工作实施方案》和《怀化市国家储备林确权登记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全市水域、森林、湿地、矿产等未确权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
算清生态资产、推动确权登记后,还要解决如何变现的问题。近年来,怀化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怀化市积极探索经营开发模式,联合土流集团建立怀化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通过使用生态资源的主体“付费”模式,推动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在市场交易中变现。
记者了解到,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主要围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破解“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同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和合理回报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表示,怀化将加快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扎实推进GEP核算全覆盖,加快完成碳资源摸底盘查,积极探索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实现保障和推进等机制,建好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