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干部联百企 | 衡南:联企帮扶“三部曲” 助企脱困获新生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11-23 16:55 信息来源: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11月23日讯(记者 李颖婕)

初冬时节,走进衡南县谭子山镇衡阳宇通矿业有限公司,与绿树翠竹交相辉映的,还有一面面特色鲜明的党建文化墙,“联建共建聚合力”“党建引领促发展”等宣传标语亮眼醒目,为企业面貌更添一份生动。宇通矿业自2006年由衡阳重晶石矿改制成立以来,从最初的经营不顺、举步维艰,到如今扭亏为盈、稳步发展,企业正焕发出蓬勃活力,迈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

“没有政府的联企帮扶,就没有矿山的脱困重生!”十余年矿业艰辛,衡阳宇通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新宽不禁动容。“驻企帮扶人员和我们同吃同住,始终在企业生产管理、改革发展第一线指挥调度,为公司出谋划策、纾困增效,我们真心实意表示信服和感激。”

2018年12月,衡南县科工信局作为宇通矿业联点帮扶单位成立县驻矿帮扶办,并委任有着丰富矿山管理经验的宋光亮为驻企服务员开展联企帮扶。3年来,宋光亮联同驻矿帮扶办“以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抓手,大力奏响帮扶“三部曲”,一步步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化茧成蝶。

“一部曲”

坚持问题导向破局解题促发展

初到宇通矿业,宋光亮首要面对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相关证件和手续不全、矿群矛盾时有发生、常年亏损人心涣散、废渣排放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

“这是一场帮助企业破局解题的突围之战,只有把以前的遗留问题彻底处理好,才能确保企业后续发展没有后顾之忧。”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宋光亮将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因案施策,逐个击破。

健全企业运营管理机制。宋光亮首先对企业人员和内部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果断清理掉“关系户”“人情户”等冗杂人员,引进高学历人才,重新组建了一只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管理班子,并制定严格的考勤和奖惩制度,大力整顿改制员工工作作风散漫问题。

优化矿区营商环境。针对矿区与周边群众时常发生矛盾纠纷的问题,引导企业通过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基础设施、帮扶困难群众、优先村民就业等方式,积极促进企业与地方群众关系改善。同时坚决杜绝村民聚众闹事、索拿卡要等现象,构建矿地和谐。

一年多时间里,补办工矿土地使用证、完成公益林退出、废渣堆治理见成效……一系列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企业有了主心骨,公司上下面貌一新,运营逐步走上正轨。今年,在县科工信局党委指导下,宇通矿业成立了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我们新发展了党员7名,通过党员带头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以党建促团建,带领大家共同书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宋光亮说道。

“二部曲”

坚持绿色发展让矿山“蝶变”绿水青山

行车驶入衡阳宇通矿业有限公司采区,漫山油松青翠,护坡绿草如茵,尾矿库清波粼粼。绿色,成为这座露天矿山的鲜明底色。

“现在山变绿了、水也清了,空气中再也没有矸石粉尘,路也修好了,环境确实越来越好。”泉湖镇凤山村村民谢树国对记者说道。

曾经,宇通矿业由于长期粗放式开采经营导致山体裸露荒芜、地表沟壑纵横、污水横流等问题,企业一度亮起生态“红灯”,群众反应强烈。

“任何企业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子,都难逃被关停、淘汰的命运,宇通矿业必须要走从‘黑’到‘绿’的转型之路。”2020年底,宋光亮召集省市县专家组实地调研,制定治理方案,从生态修复、边坡修整、沟渠护砌、扬尘噪音控制、标识标牌完善、废渣堆治理、尾矿库升级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规划,指导企业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工作一开始便遇到了难题。在对裸露区进行种树复绿时,由于废渣堆石多土少、土质贫瘠,第一批种下去的树苗大多没有成活,只能推倒重来。宋光亮再度联同林业部门多次考察,反复试验,探索出一套新的复绿方案。

“首先是改良土壤,用肥沃的新土混合废渣堆的土壤;再一个是优化树种,选择成活率较高的国外松、夹竹桃等树种,并用杯苗代替裸苗种植;最后就是采取特殊灌溉法。”宋光亮介绍,废渣堆土质极易板结,保水保肥能力很差,所以采取了在土下埋水管,管上打眼,再向管内输水和施肥的灌溉方法,确保树苗能持续性吸收到水分和养分。

一路攻坚克难,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如火如荼,截至2022年10月底,公司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600多万元,新建排水沟6千余米,裸露区种植苗木6万余株、铺设草皮2万平方米,对矿区所有运矿道路进行修整,并购买洒水车4台随时进行洒水作业。目前,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完成,采区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春有花香、夏有林荫、秋有硕果、冬有绿色的美好景象。

11月9日,宇通矿业顺利通过省级绿色矿山创建评审验收,并收获了省自然资源厅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初步实现了从“粗放型”企业向“绿色化”企业的华丽转身。

“验收通过不代表创建止步。”宋光亮表示,“我们将从矿山环境治理、技改节能增效、尾废综合利用、矿地和谐共建等关键节点入手,指导企业进一步开展绿色改造和生态治理工程,推动实现矿区园林化、产业生态化、矿地融合化、发展持续化,真正形成‘绿色精准、生态循环’的发展新模式。”

“三部曲”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来到衡阳宇通矿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厂房内机声轰鸣,工人们有序作业,装载货车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这是我们公司今年新建的一条选矿生产线,也是目前国内设备最先进的智能选矿生产线,日生产重晶石能达600吨,连同其他两条生产线,公司日生产重晶石已达1300吨!”宇通矿业公司负责人孙新宽自豪地介绍。

选矿是矿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矿山的效益正是在选矿产量中体现。而在2020年以前,宇通矿业仅一条选矿生产线,且设备陈旧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高,日生产重晶石100吨已是极限。

“必须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产能,全面提升矿山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真正让企业‘活’起来。”宋光亮深知,扩能改造迫在眉睫。然而,当年的宇通矿业年年亏损,早已入不敷出,技改资金从何而来?为此,宋光亮四处奔走,多方协调,积极争取资金,引进企业。

2019年11月,通过招商引资,宇通矿业成功与江苏某上市公司达成合作,获得资金支持1.5亿元,正式启动生产线提质改造工作。公司陆续对老旧机械设备进行升级更新,同时引进全新的技术工艺和智能数字化现代生产设备,经过3年时间,发展建立了三条选矿生产线,年产重晶石32万吨以上。

2021年,宇通矿业扭亏为盈,实现税收300余万元,这是公司自2006年改制以来的首次盈利,战报一出,振奋人心。

今年,宇通矿业乘势而上,新引进德国ARP公司成套粉体加工设备和技术,对采掘出的原矿重晶石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制成超细粉末再出售,科技附加值大幅提升,产品价格从以前的500元/吨升至2000元/吨,预计年产值可增长5亿元。

“现在企业发展势头愈来愈强劲。未来,我们县科工信局驻矿帮扶办,将继续当好企业的‘党建指导员’‘问题协调员’‘发展助推员’‘底线监督员’,推动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打造全市非煤矿山的标杆企业!”宋光亮信心满满。

百名干部联百企 | 衡南:联企帮扶“三部曲” 助企脱困获新生

2913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