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丨念好“防火经” 实现“林长治”
森林安全就是生态安全。进入森林防火特防期以来,安仁县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围绕“减灾”目标,紧盯“预防”环节,依法管火、从严治火,全县取得了无卫星反馈热点、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阶段性成效。
一、抓机制,筑牢责任之堤。一是压实林长责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林长负责制,建立县级林长包乡、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组、生态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四包”责任机制,充分发挥“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的巡林护林作用,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县委两次召开常委会议研究森林防火工作,县委书记王洪灿亲自主持召开全县秋冬季特防期森林防灭火工作调度会,带头下载使用巡护系统APP,深入林区、乡镇开展巡林、督查防火。县长黄力多次主持召开森林防灭火工作部署会,5名县级领导带队连续三天深入乡镇、国有林场开展森林防火专项督查,带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形成森林防火合力。二是出台管治办法。出台《安仁县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切实规范野外用火行为,有效管住火源。明确野外用火属地管理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明确林业、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森林公安、水利、交通、民政、文化旅游、气象等林长制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构建野外用火部门审核把关机制。严格执行红色预警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低风险期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并落实远离林缘(30米外)、集中用火、现场监管用火,确保森林防火防患于“未燃”。三是抓严考核激励。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对各乡镇、村,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林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由林业局、应急局共同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县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将APP巡护系统下载率、上线巡林率和履职质效纳入基层生态护林员管理考核内容,每天通报并与岗位补贴发放直接挂钩,确保特防期护林员全员出勤,每天上线巡林6小时。
二、抓宣传,绷紧思想之弦。一是抓牢社会宣传。在“森林防火宣传月”期间,共印制发放《湖南省总林长令》《防火令》10000余份,入户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出动宣传车375台次,发送手机短信12000条,悬挂森林防火宣传横幅420条,投放城市小区楼梯入口视频广告300小时,形成了“人人自觉防火、个个关心防火、全民重视防火”生动局面。二是抓实校园宣传。组织开展森林防火进校园活动,近2万名中小学生家长签订了防火倡议书,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进一步提升了全县森林防火意识。三是抓好媒体宣传。在县主流媒体刊载森林防火警示案例,教育广大群众;在县电视台设立森林防灭火行动专栏,及时发布防火信息,宣传防火知识,倡导文明用火;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取得了“全民参与、全民宣传”的良好效果。
三、抓治理,消除隐患之险。一是盯住重点人员。对辖区内的痴、呆、傻、聋、哑等特殊人群进行排查登记,建立台账,严格落实监护责任和镇村干部的管控责任,“一天三见面”,盯紧看牢,严防特殊人群进入林区用火、玩火。二是盯牢重点场所。及时发布禁火令,在重要区域、重点地段设立检查“哨卡”,加强对进入林区人员和车辆的检查,实行实名登记和扫码进山,在风景区设置“安检门”,严禁携带任何火具入山。在从事旅游经营开发的森林防火区,开辟防火隔离带,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建立森林防火设施。对宗教场所烧香、燃放鞭炮等行为加强引导和管理。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措施,引导农民摒弃烧除陋习。三是盯紧重点环节。深入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派出检查组16个,出动人员230人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68处,查处、制止违规用火15起,拘留训诫11人,追责问责15人,约谈乡镇负责人2名;扎实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排查整治火灾隐患43个,逐一建立台账,限时整改销号。
四、抓投入,夯实保障之基。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在机构编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在全市率先成立林长制工作机构并明确人员编制,建立专职林长制工作队伍,统揽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二是强化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森林防灭火专项工作经费,有效解决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经费不足、风险普查工作推进难的问题。三是强化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开辟林缘、林区、坟场生物防火隔离带145公里,有效发挥了消除森林火灾蔓延风险的作用。投入400万元,为每个乡镇配备了一台消防水车并配置高压水泵“灭火神器”。三是强化预警监测。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90期,发布预警周报50期,发布气象服务专报15期,提高防火预警针对性。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防火部门全员取消休假,全力迎战高温少雨气候,做到火情必报,报扑同步,火情早期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