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多举措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松树林是湘潭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松林面积111.5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5.3%,有松树约6700万棵。近年来,面对日趋严峻的松材线虫病疫情,湘潭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举好疫情防控“指挥旗”,全方位压实主体责任。2018年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就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研究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2021年全年,市委、市政府领导调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达15次。今年年初,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亲自带队就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向省林业局进行汇报,市林业局多次采用视频会议形式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级严格落实有害生物防治“双线”责任,市县各级党政领导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列入巡林内容,多个县市区发布林长令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坚持精准发力,用好疫情防控“督查棒”,多环节落实管控措施。湘潭市以林长制简报和湘潭市林业有害生物应急指挥部名义对县(市)区、园区去冬今春以来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以督办函形式督促各地按时按质完成除治任务。从疫木源头管控,做到“发现即砍”“应砍尽砍”;从疫木流通管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确保全域监测,发挥护林员作用,持续开展护松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和拉网式大排查,加强松木及其制品检查,重点对通信、道路及大型工程建设使用外来松木加强检疫检验。强化对除治公司疫木除治质量的监管,规范疫木处置。四年来全市共投入除治资金2151万余元,共清理了松枯死木6.851万株,释放花绒寄甲近5万头,飞机撒药面积12万亩次,打孔注射3万株次,开展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检疫执法行动21次。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走好疫情防控“创新棋”,强力度巩固防控成果。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组织修订了《湘潭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湘潭市“十四五”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方案》《湘潭市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处置企业资格认定标准》;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求变。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湘潭市各地除治任务完成情况、松枯死木清除和处理情况、疫木除治信息平台录入和除治监管情况等进行专项评估,客观真实地反馈各地除治存在的问题,及时推进疫木除治工作“回头看”;推进疫木清零,稳扎稳打。继“百日会战”后,在全市开展为期2个月的“疫木清零”专项行动,在“山上清零”基础上同步实现“山下清零”,统一排查违法违规采伐、运输、加工、经营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行为,做到全市疫木“零流通”。
四是坚持群防群治,办好疫情防控“宣传栏”,宽领域提升治理合力。结合防灾减灾日、生物多样性日、“三下乡”等节会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加强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张贴和发放宣传单达万余份,悬挂张贴横幅上百条,提高了全社会关注度,提升了群众对防治工作的理解度和配合度。推进“以案示警”,结合疫木执法专项行动,向社会公布专项行动中查办的案件,曝光反面典型,提高涉木企业和个人的遵规守法意识,提升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2021年10月疫木检疫执法行动中,湘潭市成功侦破了全年全省唯一一例疫木收购违法案件。完善标准化检疫体系建设,推进松材线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市本级标准化检疫室建设,不断提升检疫室监测能力、执法把关能力等;完善管理标准化建设和技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技术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监督有效性。(湘潭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