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3-23 10:39 信息来源:

(红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会强调,全党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天然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恢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关键,是国家宝贵的种质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国际国内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多年来,湖南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颁布《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了以麋鹿、莽山烙铁头蛇、珍稀雉类、资源冷杉、银杉、长果安息香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严格监管繁育利用活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恢复和发展,目前我省麋鹿的数量达230余只,洞庭湖越冬水鸟的数量达40.2万只,穿山甲等珍稀濒危物种身影不断被发现,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但也应该看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资金投入有待提高,管理能力较为落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等矛盾依旧存在。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重大政治意义,认真落实中共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为建设生态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各方面、各环节,必须站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体系。主动适应野生动植物保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制度,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野生动植物保护治理效能。要以林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特别是乡镇级、村级林长和护林员的作用,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要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和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要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调配合、信息共享、问题收集、线索移交、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要积极推动出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和种群调控、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和行政许可管理等政策制度,调整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切实提升政策执行力。

三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坚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重点加强我省分布的15种国家“十四五”规划拯救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然保护地外珍稀物种保护点(小区)建设,形成与自然保护区互为补充的有机保护体系。要全面加强迁地保护,着力推进华南虎野化试验。编制全省动物园、植物园建设规划,主动融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战略,提升湖南野生动植物迁地保育水平和影响力。要争取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对标《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引导带动作用,改善野生动植物保护基础设施设备薄弱的现状。

四是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立足新时代新阶段,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必须将能力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推动开展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摸清县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建立全省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库。要依托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科学开展重点区域旗舰物种监测,实施武陵山区、南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示范,掌握种群动态变化情况。要加强北斗卫星、遥感、无人机、远程主动监测等新技术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升野生动植物资源大数据、智慧化管理能力。要着力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预警体系,推进监测站点、防控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和检测实验室建设,提升疫源疫病监测处置能力,维护全省生物安全。要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妥实施药用野生动植物行政审批,促进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五是防范野生动物致害风险。野生动物致害是民生问题,要摸清底数,掌握野猪、候鸟等主要致害物种种群数量及致害情况,为后续预警预防、科学调控和补偿提供支撑。要主动防范野生动物致害行为,指导群众科学采取应对措施,依法科学开展野猪种群调控。要加快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出台《湖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建立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制度。强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资金保障,争取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通过“省财政+地方配套”的模式,鼓励市县两级购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商业保险。探索推进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农、林业保险。

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

227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