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加速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1-21 11:14 信息来源:

近年来,长沙市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强化科技引领激发活力,助推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林地增效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成功路子。2021年长沙市在总结长期以来油茶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强五抓”推动油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政策扶持,突出顶层设计。长沙市高度重视油茶产业政策措施促动,及时出台《长沙市“一县一特”油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长沙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发展油茶产业资金奖补标准,每年安排专项发展资金4000万元。

抓种植环节,突出丰产林建设。积极探索油茶基地建设新模式,推行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种苗采购、统一挖穴栽植,分户经营管护的“五统一分”丰产林建设组织模式,有效解决了林地流转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不同步、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按照“因地施技、因产施培”,着眼油茶丰产林扩面提质增效,一手抓新造和低改,一手抓管护和提质,聘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林科院油茶专家,组建长沙市油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团队和技术服务队,对全市油茶技术员、油茶种植公司、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和有技术需求的贫困户等进行油茶栽培、管护、抚育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12次,2000多人参加培训,提供科技上门服务328次。全市已建设油茶丰产林18.79万亩,改造的丰产林平均亩产茶油达31.41公斤,每亩增产5倍以上、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林地增效和农村增收。

抓科技环节,突出研发保障。以“院校 公司 合作社 农户”合作模式,打造产学研示范,支持院校专家揭榜挂帅实施科技支撑项目9个,建设亩产100斤油的高效栽培示范基地3个,建设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年培育油茶良种种苗达600万株;建设长沙世界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研发全国首台油茶果采摘机,解决了油茶果自动化批量难题,以科技引领示范,提升生产经营发展后劲。

抓加工环节,突出重点企业扶持。推进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三年行动”,高标准精准改造小作坊45家。集中本地油茶优势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规模种植企业77家、专业合作社42家、精深加工企业24家(国家级1家、省级8家),茶油年加工产能11万余吨。建成茶果(籽)初加工与仓储中心2个,解决茶果(籽)剥壳、烘干、筛选和储存难题。支持企业创新,鼓励奖补油茶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研发,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湖南金霞(浏阳)油茶科技公司通过工艺升级,年新增茶油产量200吨。湖南奇异生物科技公司开展高附加值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利用,获湖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抓营销环节,突出市场开拓。瞄准公共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闻名全国乃至全球的“长沙纯油茶”公用品牌,成立长沙油茶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市场和行业间的沟通和桥梁作用,牵头建立企业品牌联盟,建设“长沙茶油”商超社区专柜专店10个。在高桥进出口产品集聚区建设“长沙茶油”展示馆,直通中非博览会,推动茶油走入国际市场。精心举办长沙油茶文化节、油茶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长沙油茶丰收节专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领头雁优势,扩大提升长沙油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抓融合环节,突出特色基地打造。探索推行“油茶 文旅”“茶油 餐饮”“茶油 休闲食品”的产业营销模式,着力推动油茶产业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文旅开发紧密结合。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高标准规划建设浏阳市镇头镇油茶特色小镇,建设浏阳湾弓坡首个油茶特色庄园,打造了乡村旅游经典线路,推动红色文化、油茶产业与旅游等三产融合发展,每年带动休闲体验2万余人次,长沙已逐步构筑油茶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业延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截至2021年底,长沙油茶林种植面积98.89万亩,年产茶油3万吨,一二三产业年产值达70亿元,以全省第九的油茶林面积创造了全省第三的产值,“中国油茶看长沙”的格局逐步形成。

长沙加速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246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