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工作成效显著:洞庭凭鱼跃 湿地任鸟飞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2018年4月25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岳阳段考察,勉励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今年1月1号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十年禁渔”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长江在湖南蜿蜒163公里,洞庭湖又称“长江之肾”。湖南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总遵循,扎实开展岸线整治、生态修复、产业调整。如今的洞庭湖,鸟飞鱼跃的湿地美景正在归来。
大鱼随着波浪高高跃起、翻腾起舞。如今,每当巡察快艇划过水面、搅起波澜,经常能看到这样鱼群跳跃的场景。今年是洞庭湖禁渔的第二年,渔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湖里的鱼明显多了,也更大了。
岳阳县渔政局协助巡护员周界武说,当渔民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这么多鱼。真壮观!那个情况(以前)只有鱼池里面,养殖鱼塘才能够看到。
当了40多年渔民的周界武,去年从“捕鱼人”变成了“护渔人”。东洞庭湖禁捕退捕后,岳阳县渔政局从渔民和社会志愿者中选聘50人协助执法,坚决打击非法捕捞,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
岳阳县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副局长李海波说,39公里岸线现在智慧渔政有20个摄像头,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有针对性进行打击。对于非法捕捞,我们是零容忍,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记者向星华说,就在我们船只二十到三十米的范围内,就有江豚成群跃出水面,今天天气特别好,他们也想出来透透气。
水环境好了,“微笑天使”江豚也时不时出来晒太阳。从东洞庭湖扁山岛水域向东,船行不到两公里,江豚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成双成对,露头后,又“害羞地”窜入水中。
岳阳市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主任胡强说,最多的时候有40多头。幼豚的比例,比成年江豚的比例是要提高了,可以说明肯定是增长了。
2017年7月,岳阳市君山区对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全部取缔,开展复绿工作。曾经的华龙码头变成江豚栖息地,江豚的数量也从2012年的8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20多只。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宋玉成:洞庭湖现在完全就是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禁渔使我们鸟类有充足的食物。渔民上岸使鸟类有一个更广阔的、更安全的栖息环境。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更好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候鸟来到洞庭湖过冬。洞庭湖古湖湿地保护区里,3000多只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每天早上7点左右,天鹅群从湖里飞出,成批结队地落在田间、池塘里觅食。而在岳阳市钱粮湖镇附近,我们的摄像机捕捉到了另一幅诗意栖息的生态美景——数千只候鸟正在湿地里捕食玩耍。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严钦海说,白茫茫的一片啊,这是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
这十年,湖南越冬水鸟数量从10.9万只增长到28.8万只,其中有1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洞庭湖地上植被物种数从22种增加至30至32种。湖南还将出台《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湖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用法治的力量守护一江碧水。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表示,我们希望到2030年以后,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指数达到85%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湖南绝大部分的这些物种都是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