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30只经野化训练的河麂放归大自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6日讯(通讯员周翔宇彭辉摄影匡代勇)11月25日,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将经野化训练后的30只河麂放归大自然。这是该局首次对哺乳动物实行野外放归。
河麂,又名獐,是偶蹄目、鹿科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鹿,比麝略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实施放归前,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过反复勘察论证,确定适宜河麂繁衍生息的放归地点,并对其进行野外生存能力训练,使其适应野外生活。
“放归后,我们将通过安装在河麂身上的跟踪仪、放归地的红外相机、定期巡护的方式加强对河麂的跟踪保护工作。”南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旷建军说。
此次放归将进一步扩大该物种的种群分布规模,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岳区将继续加大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资金保障,以项目化形式重点对濒危物种加大保护,进一步扩大野外种群,使物种濒危程度得到有效缓解,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夯实基础。
据悉,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南岳野生保护动物由原来的36种增加到4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3种增加到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33种增加到3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