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草山草坡或可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中国绿色时报)这片草原位于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莽莽苍苍又青翠灵秀,被称为“南方的呼伦贝尔”。这片草原拥有23万亩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建有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这里景美、草盛、物产丰富,草原保护与草业发展齐头并进,被业界称为“好牧场”的典范。这里是湖南省南山种畜牧草良种繁殖场(以下简称“南山牧场”)。
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草学会秘书长张英俊,请他带领我们走进南山牧场,解读“好牧场”的多样价值。
“在我心中,南山牧场非常美丽。去过南山牧场的人,都会被那里茵茵绿毯一样的草原深深震撼。南山牧场于1956年筹建,1979年成立,是我国南方草山草坡中,难得的一块开发、保存时间都很长久的‘绿色瑰宝’。”张英俊说。
自然状态下的南山牧场是一片灌草丛,或者说是一片林地,顶级群落依然以树木为主。半个世纪之前,国家开发南山牧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为了养畜,也一度经营得非常好,推出过非常有名的品牌——南山奶粉。“南山牧场曾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张英俊说。
南山牧场位于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草山草坡。与南山牧场相媲美的草原,还分布在湖北利川、宜昌,重庆红池坝,贵州威宁、独山,云南曲靖、浔甸,甚至福建的武夷山……同时,这些地方也都曾有过亚热带南方草地畜牧业开发项目。
如今,随着国家对自然生态保护的进一步重视,很多珍贵的草原草山草坡被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起草原自然公园等。
张英俊认为,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也要将草场的优势发挥出来,源源不断产出优质肉、奶产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在张英俊心目中,南山牧场是可以获得生态和生产双赢的地方。他告诉记者,南山牧场载畜量要比北方的牧场大很多,大概为6-10倍。“以南山牧场为代表的草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张英俊特别提到,曾经有一种声音认为家畜在草原上采食会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恰恰相反,南山牧场退化是因为放牧家畜太少造成的——南山牧场是一片23万亩的草场,目前饲养养近2000头奶牛。实际上,南山牧场应饲养2万头奶牛。放牧家畜过少,会导致白茅等一些适应性差的杂草大肆在南山牧场扩大它们的‘地盘’,而这不仅会让草场退回到次生林或者灌木的状态,还会使南山牧场优美的景观和经济功能完全丧失。另外,在亚高山区域的缓丘、缓坡等地带,种粮是不现实的选择,种树的效益则较慢,种草养畜是最佳模式之一。因此,应进一步重视对南山牧场的开发利用。”
“此外,草牧业也需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充分总结南山牧场曾经的成功之道,并对此进行推介——南方的草山草坡,尤其是分布在亚高山地区的草山草坡,应对其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张英俊呼吁。
“科技先行应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有过亚热带南方草地畜牧业开发项目的地方,一般都开展过科技攻关,具有较为成熟的基础。另外,相关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成熟,可以拿来进行适应性应用。”张英俊说。
采访过程中,张英俊一再对记者强调,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草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如果不科学利用草资源,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应该融为一体、和谐共存,在利用中对草原草地进行科学保护。“保护草原,实际上是保护草原的生产力。保护绿色,要保护具有利用价值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