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绿水青山皆风景
(常德日报)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以整村推进、一组一品模式推进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游客除了可以在水果基地采摘外,还能体验船上观景、山中骑行、溯溪露营的乐趣。
“赛阳三只角,除水就是坡;尽是单身汉,很多无老婆。”日前,赛阳村党总支支委委员夏志敏说,这是很久以前流传在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的“民谣”。
他告诉记者,赛阳村环绕王家湾水库,分布在水库的三个“角落”,域内都是山地和坡地,耕地很少。村民靠山吃山,以砍伐楠竹、杉木为业,经济发展滞后,人均年收入仅有5500元左右,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老大难”村。为了谋生,村里的年轻人只能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妇,是典型的“空心村”。夏志敏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此前他一直在外地工作。
2016年,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进驻赛阳村。“他们一来,就先把路修通了。”夏志敏说,进村的路通了,村子一下子就活了起来。“我们这里在乌云界自然保护区,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当年制约我们发展的大山,一下子就成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赛阳村的乡村旅游慢慢发展起来。船上观景、山中骑行、溯溪露营……一个个“山外”的旅游项目在村里落户。“山外人”一个两个三个地来到村里,寂静的小山村人气旺了,以前急着走出大山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夏志敏辞去了在国企的工作,回到了村里。“我开了家民宿,小店的生意还不错。”
今年8月,盛夏时节,记者第一次走进赛阳村。从常德市城区出发,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沿着宛若大山“银腰带”的水泥公路来到了村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植被繁茂,湖水碧绿,船行湖面,心旷神怡。当时,正赶上当地新开发的山地漂流项目刚刚开业,如织游人让小山村好不热闹。
夏志敏告诉记者,为了村里的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村里以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特有的虎凤蝶命名,成立了虎凤蝶乡村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并依据各组特色,按照“一组一品”的经营模式,各组分类发展配套产业。其中,大观组以民宿、餐饮为主,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夏家湾组大力发展蓝莓、白玉琵琶种植业;钱家坪组、左家坪组发展乌梅种植业;野鸡岗组发展黄金梨种植业。产品外销的同时,开发旅游采摘业务,建有600亩高端水果观光采摘基地,为大观组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其他组有的发展生猪养殖,有的发展水产养殖,兼具观光、产品销售等功能。
“一举两得,既发展了乡村旅游,也培育了村里的特色产业。”夏志敏介绍,赛阳村顺利“摘帽”,“老大难”村变成了远近有名的旅游村。这几年来,赛阳村年均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不仅有常德市域内的游客,还有长沙、湘潭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2019年,全村旅游收入300万余元,仅蓝莓的销售就有28万元,另外还有50万余元的蓝莓酒销售额。
“今年国庆,虽然受天气影响,但仍有3000多人次的游客来到了赛阳村,旅游收入20万元左右。”夏志敏告诉记者,游客们来到村里住民宿,登赛五龙仙山,烧篝火、烤全羊、吃农家菜,玩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