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3亩荒山种上油茶鼓了钱包
(潇湘晨报)“没想到3亩荒山真的种出了红票子。”常德市鼎城区花岩溪镇茄子冲村的村民朱跃锋说。
朱跃峰是村里的贫困户,前几年在产业发展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效果不佳。后来村级组织成立了油茶合作社,朱跃锋用3亩多的山地面积入股。在村级组织的统一经营下,入股第一年,油茶虽然还是小苗苗,朱跃锋却因为林下经济享受到了300多元的红利,加上平时在合作社的劳务收入,朱跃峰和其他贫困户一下子看到了希望。这几年来,该区正是通过“党建 ”的形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聚力拔穷根。
“支部 定位 基地”优化产业。常德市鼎城区40个贫困村先后形成了优质稻、油茶、蔬菜、水果、特色养殖等6大主打产业,并通过探索,成功发展了药材种植、稻田套养、林下经济等多种辅助产业,形成了“一主多辅”特色产业结构,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幅最大的村每户每年增收近2万元。
“党员教育 技术培训”优先扶智。2019年,该区共培训贫困人口8300人;2020年,区乡两级已培训贫困人口660人。
“党组织 合作社 贫困户”互惠互利。该区40个贫困村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任法人代表,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20年,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区共带动“两有”贫困户2772户。
“智慧党建 市场保障”服务为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区通过智慧党建商务系统与鼎级商城合作,使十美堂镇上河口、黄土店镇红岩嘴两个贫困村滞销的50万斤荸荠和10万斤包菜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