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到绥宁!
(湖南日报)苗鼓敲起来,苗歌唱起来,苗舞跳起来……5月30日上午,在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节目《醉美绥宁》中,2020年邵阳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在该县民族体育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苗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共庆苗族传统佳节,尽享文化盛宴。
近年来,绥宁县坚持旅游兴县,一张蓝图绘到底,借力四月八姑娘节,立足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区,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该县坚持造林与“造绿、造景、造福、造富”相结合,全力打造“山水园林之城、苗侗风情之都、宜居宜游之地”的美丽绥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共享小康之路。
宜居宜游:神奇绿洲美名扬
“深呼吸,到绥宁!” 5月30日,娄底市曾先生一家驱车300余公里来到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先生一下车,极目远眺,皆是绿色森林,呼吸着古树吐纳净化的清新空气,聆听着翠鸟清脆的歌声,长途驾车的疲惫瞬间被驱散。他感慨道:“工作让人劳心劳力,亲近自然是一种最好的休息方式,黄桑美丽的风景更让我流连忘返。”
当天,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负氧离子NAI指数发布仪式,首次发布5月21日我省森林植物园专家对曲幽谷和六鹅洞负氧离子检测数据,其中,六鹅洞平均空气负氧离子瞬间浓度为14万个/立方厘米,瞬间最大浓度达21万个/立方厘米,达到“优”级标准,具备良好的森林康养条件。
巫水画廊流光溢彩,魅力绥宁处处欢歌。绥宁的美早已被世人熟知:这里是国际电影大奖作品《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摄地,也是火爆全国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3》的重要取景地。
在此次“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上,《那山那人那狗》原著作者、我省文联名誉主席彭见明向世界推介绥宁:“这里不仅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更为宝贵难得的是,绥宁的古苗寨是象征着人文审美美好存在,是历史、人民的创造,也是民族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绥宁,值得被推介。
它是“神奇绿洲”——境内山水秀美,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到76%,境内有23.5万亩原始次生林,有全国面积最大的金丝楠木林、全国面积最大的铁杉林、全国面积最大的穗花杉群落,素有“天然氧吧”“天然盆景园”“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目之所及,皆为绿意。
它有少数民族风情——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绥宁有苗汉侗瑶等民族17个,民族民俗风情同样引人入胜,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散曲之乡,也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耍龙灯、跳傩舞、对山歌、划旱船、逗春牛、跳花跳月等民俗活动传承至今。
借着“四月八姑娘节”的契机,畅游绥宁,看原始风光、民俗风情,赏特色婚俗、苗歌侗笛,穿越民族风雨桥、老街民居……“醉”美绥宁,总有游人为之倾心的理由。
提质升级:入眼处处是美景
5月30日,在四月八姑娘节开幕式上,分别为黄桑生态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上堡侗寨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授牌,绥宁旅游发展再次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绥宁坚持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致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个性城市。随着县城建筑民族风格改造、民族风雨桥及水景工程、沿河风光带等项目先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廉政文化长廊、和善广场等文化景观相继建成,巫水画廊风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漫步巫水画廊休闲游憩,巫水河两岸美不胜收、诗情画意,“山水园林之城、苗侗风情之都、宜居宜游之地”的绥宁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喜爱。
一颗颗旅游明珠点缀绥宁“热土”。关峡苗族乡大园古苗寨是一座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老苗家村寨,300余座明清古建筑承载历史厚重,201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关峡苗族乡插柳村苗寨保存完整,生态环境秀美,湖南师大致力打造文化艺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全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助其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团村,全村352栋传统民族木屋保存完好,民族风情浓郁,斗春牛、唱土地、打铜钱等少数民族农耕文化艺术经久不衰……
随着绥宁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打造全域旅游成为该县的新目标。前段时间,省文旅厅发布了全省的七条精品旅游线路,绥宁作为第五条精品线路——神韵雪峰·户外休闲游中的一个点,被更多国民所熟知。
“绥宁处处都是美景。”绥宁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说,2019年该县接待游客257.9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97亿元。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的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提升一系列的品质和服务,让游客有更深的体会感。
盛况怡人:姑娘节里游人乐
今年的“四月八姑娘节”,绥宁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南省胸科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他们均为湖南援鄂医疗队队员。其中的护士田芳芳,因在纸上写下“希望疫情结束,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的心愿,火遍全网。此次,田芳芳等“最美逆行者”在绥宁县委副书记、县长罗玉梅的邀请下,来到绥宁游玩。
品苗族美食、赏苗族风情、游逛寨市古镇、畅玩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的好风景,驱散疫情阴霾,16名湖南援鄂医疗队队员玩得不亦乐乎。“山水迷人眼,人文醉人心,真是开了眼界,不虚此行!”田芳芳对绥宁深情“表白”。
绥宁是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3%的山区县。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当地苗族同胞传统的“姑娘节”。这一重要节日相传是为纪念古代苗族女英雄杨黎娘而设立的。这一天,苗族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聚在一起,喝烧米酒、吃黑米饭,对山歌、玩游戏,谈情说爱,载歌载舞。2008年,绥宁“四月八姑娘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月八姑娘节期间,绥宁各民族村寨推出了系列民俗风情活动,如大园苗寨拦门酒、舞草龙、巫傩绝技表演和祁剧演出,寨市古镇(西河老街)抬故事巡游,黄桑小镇“风情黄桑”原生民俗歌舞晚会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5月31日,在第四届湘西湘南土货节暨扶贫商品展现场热闹非凡。农特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展销、现场品尝绥宁特色小吃、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此次土货节还紧跟直播带货“热潮”,提供网红带货专属直播舞台,人气网红与参展商家积极互动,推介绥宁特色产品。
从邵阳市城区来到绥宁参加“姑娘节”的罗艳君,这两天不仅玩得开心,种类丰富的土货亦让她收获满满。她说:“苗家腊肉是我的最爱,这次买了一大堆,准备回家大展厨艺,犒劳家人。其他土货也买了很多,后备箱都快装满了。”
绥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四月八姑娘节’已连续举办24年,它从最初的民族风俗,渐渐已成为绥宁的‘名片’。我们将继续挖掘本县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把‘姑娘节’办得更有影响力,帮助广大群众增收,为‘醉’美绥宁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