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守护者|关于建立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2019-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再次将滥捕滥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安全隐患问题带入公众的视野中。截至2020年3月6日,我国新冠肺炎患者已累计确诊80710人,累计死亡3045人。此次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我国的各行各业不同程度的复工延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我省按照“强规范、重防控、禁食用、严管理、转产业、抓监督”的工作方针,对全省野生动物监管工作实行“一封控四严禁”措施,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违法行为。与此同时,为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制度,建立良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治理体系,我省迅速部署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的相关工作。
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和湖南省碧水蓝天环境公益保护中心发挥社会组织桥梁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共建共治,结合野生动物科研、保护、法律、公共政策、公共倡导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战斗在野生动物保护一线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以及野生动物养殖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针对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正式提交湖南省林业局。
一、修订《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
《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是我省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的法律基础。(详见关于修改《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的建议)
二、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机制与标准,明确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执法单位的分工。
为规避执法工作中发生部门推诿情况,便于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我省野生动物的保护,建议明确执法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执法单位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标准,例如工作标准中的执行步骤可加入执法现场视频作为评估执法工作规范的补充材料。
三、建立我省野生动物产业链商户的补偿政策。
《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已明确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取消以商业为目的的人工养殖场势在必行,这必将造成现行法律条例中合法获得养殖许可证的户主损失;与此同时,合法取得以野生动物为经营对象的经销商、餐馆等商户也将受到影响。为此,《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在收集到的野生动物养殖户、餐饮人士的建议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于禁食野生动物、取消野生动物交易均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对自身未来的生产生活表示担忧。因此,建议参照我省渔民上岸的政策出台相关的安抚补偿政策,减小野生动物合法产业链上商户的经济损失,推进我省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四、建立养殖场野生动物安置机制。
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场取消后,养殖场内大批野生动物的安置急需解决。建议通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判断养殖场内野生动物种类是否符合放生标准,避免造成由于某一物种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陡然增加破坏现有生态环境的现象,尤其是蛇类、鹿类、熊类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容易产生影响的人工养殖野生动物。
五、建立我省防野生动物危害机制。
建议对我省野生动物危害农业生产的现状进行调研,摸清我省危害动物的种类、危害发生的区域和季节、受损农作物的种类等,通过健全我省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防野生动物危害技术,降低民众损失,缓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
六、完善公众、社会组织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程序,以此鼓励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到我
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参与程序应至少包含7个部分:
1.完善检举流程,使公众、社会组织举报有章可循;
2.明确保护野生动物信访举报部门(例如检察院),受理相关行政机关不作为情况,并加大不作为的追责力度;
3.建立监督机制,执法事件定性后,通过网络报名、筛选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见证者”,参与见证执法结果,如见证缴获的野生动物尸体的销毁、缴获的野生动物制品的处置、救助的野生动物放生等;
4.明确举报的奖励机制,并在过往的奖励基础上加大奖励力度,增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荣誉感;
5.建立举报人保护机制,避免举报人遭到不法分子的打击报复,为公众、社会组织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安全保障。
6.构建野生动物保护业务主管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定期对话机制,通过加大政府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形成良性高效的协同、互助体系,以提高我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7.建立野生动物保护社会力量的能力培养机制,加强对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组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更好的推动我省社会力量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例如设置野生动物保护培训课程,增进志愿者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往后我省野生动物调研、保护、救助提供知识保障。
七、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宣传工作计划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纳入常规工作,以确保宣传工作自上而下有序开展;建议相关部门增加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联合宣传,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类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的力度,对青少年和成年人实行两手抓,为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专业的知识保障;建议在我省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开设湖南省动植物保护课程,强化中小学生态素质教育,促进我省青少年从学术角度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