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喜看茶林浪千重 九嶷茶油润万家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5-29 10:33
信息来源:
宁远县位于全国油茶产业带中心。全县辖20个乡镇(街道)、4个国有林场、422个村(社区),总面积2501平方公里,总人口89.5万。全县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林地面积262.5万亩,油茶种植面积40.7万亩,油茶种植历史绵延2000多年。
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宁远人民立下愚公志,驰而不息发展油茶产业。2018年茶油产量突破“高原期”,实现井喷式增长,茶油产量从2015年的4212吨增长到2018年的4921吨。
发展油茶产业力度之大、来势之好前所未有。一幅生态油茶产业蓬勃兴起的美丽画卷在九嶷大地徐徐展开.
铁肩担当 下足“绣花功夫”
把产业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没有什么力量比全县上下同心同向更为气势磅礴。沿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富民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强化社会合力。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级领导带头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点面推进,全县共兴办示范点22个2.6万亩。
产业要发展,政策保障是关键。宁远精准打出《“十三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宁远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油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使用方案》等政策“组合拳”,推动美丽愿景变成美丽实景。
全县每年专项安排油茶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单列精准脱贫资金50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6亿元,争取银行产业扶持贷款1.5亿元,全部投向油茶产业。一套具有宁远特色、行之有效的政策、资金支持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热情,形成了全社会合力发展油茶产业的生动局面。
靶向发力? 锻造“金字招牌”
产业恒基,百年富民。宁远坚持把油茶作为兴产业、强实体、带民富的“金字招牌”,基本构建起了保安—太平—冷水、水市—天堂两大万亩油茶产业带,柏家坪、中和、舜陵、鲤溪四个千亩种植示范片,全县油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步入新时代。
抢抓发出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先机,探索“确权颁证+土地流转”模式,稳定流转林地67万亩,先后吸引中联天地、康德佳林业、大三湘、敬和堂药业等一批工商资本、龙头企业抢滩宁远,全县油茶产业规模企业达18家,年产值达5.46亿元,培育了“九嶷山”“瑞果”“油古姥”等知名油茶品牌4个。
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基地”“村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基地”等油茶产业发展模式,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46个,发展100亩以上油茶经营大户53个,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18个,带动8.2万农民增收致富。以强劲的科技支撑,助推油茶产业腾飞。与中南林科大、湖南农大、省林科院、省林勘院等科研院所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培育高产优良品种,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实施低产林技术改造,建立生态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栽下“幸福林”,迈上康庄道,全县形成了产业大发展、群众奔小康的红火势头。
深度融合 赢得“金山银山”
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是必由之路。宁远坚持以产业融合思维,打通从“基地经济”向“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富民经济”的发展通道,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坚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油茶种植作为退耕还林、国土绿化、创森工作的主抓手,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路径。近3年来,全县油茶新造林3.3万亩、低改4.8万亩,建成3000亩林业科技示范园,年育苗600万株。
坚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探索“油茶产业+乡村旅游”模式,从单纯卖茶油向综合开发旅游转变,打造了太平、水市万亩油茶花海,建成了山脚村、牛亚岭等20个油茶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林家乐、休闲农庄84家,旅游收入、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坚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把油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十大产业之首。实行“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生产模式,新建油茶精准扶贫高产生态示范基地15.3万亩,带动贫困户2065户,贫困人口7728人实现脱贫,年均增收3000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穿越历史时空,满载时代梦想,宁远油茶产业正朝着新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