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绿洲”竹业兴——“产业扶贫看绥宁”纪实之三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8-06-28 00:00 信息来源:

  向云峰 何 超 肖祖华

  5月28日,绥宁县人民政府与国际竹藤中心签订竹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竹资源培育、竹种选育、竹资源综合利用、竹产业发展规划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该县竹产业持续发力,由“竹子之乡”向“竹业之乡”大幅度转变。

  绥宁,有“神奇绿洲”的美誉,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4个竹产业建设示范县之一,拥有南竹75万亩。近年来,绥宁县通过做大总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等途径,把南竹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扶贫的重要产业,加快建设南竹加工全省区域性中心、国家木竹产业示范园,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

  绥宁县坚持培育与开发并重,从南竹资源培育入手,着力壮大总量和质量,实现了南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通过政策引导,该县大力推进丰产培育工程,每年实施南竹低产林改造与丰产培育1万亩以上。

  绥宁通过示范带动建设丰产基地。在职县级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带头建立样板示范竹林1万余亩;坚持奖补资金优先向示范基地倾斜,先后投入1500万元,集中连片建成万亩示范林1个、千亩示范基地6个、五百亩示范点22个、百亩示范户65户,形成3条百里高产示范南竹带。

  在基地建设中,该县注重竹林道配套建设。全县共建有竹林道1500公里,其中铺砂路面200公里,重点林区道路密度达3公里/千亩。竹林道建成后,改变了南竹出山靠肩扛、马驮的传统生产方式,全县“困山竹”面积减少40%左右,劳动力成本平均每百斤下降7元左右。

  “以前要走半天,现在骑摩托车10分钟就到了。”麻塘苗族瑶族乡三寨村贫困户梁刚告诉笔者,政府出资修了林道后,他家种的40多亩南竹林,到今年10月份能砍60吨左右,年底脱贫在望。

  科技作支撑,产业有活力。绥宁实施了“国家南竹丰产培育推广计划”“湖南省南竹丰产培育星火计划”等项目,取得了“南竹笋材两用林实验推广技术”“南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等多项省部级技术成果。近5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培育丰产南竹15.32万亩,亩均新增立竹120株,最多达250株/亩,亩均年产值提高到1500元。

  竹农在南竹开发中,县里规定南竹低改或新造奖补集中连片50亩以上南竹低改的,奖补400元/亩。经低改后,每亩竹林年产竹40根,产笋100公斤左右,竹农每亩收入600元以上。2017年,绥宁县农民年人均竹业收入达1136元。

  绥宁积极鼓励和支持南竹加工企业与竹农合作共建原材料基地。先后有13家企业投入1600万元,建成南竹原材料基地3.9万亩,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竹产业发展新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原料供应难问题,也促进了竹农增产增收。

  竹滑板、竹餐盘,竹家具,竹炭……绥宁南竹产业产品日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我们用南竹取代了原来的优质木材,顺应了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公司已成为全国生产运动滑板的龙头企业。”湖南省丰源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青云介绍,该公司用南竹研发的滑板受到市场青睐。

  “我们公司制成的盘、托、刀、叉、勺等,出口欧美每套能卖到10美元。”银山竹业相关负责人苏知忠介绍,现在一次性西餐具的订单已排到了今年10月份,这一产品未来3到5年将带来10亿元左右的产值。

  绥宁南竹产业,正向纵深发展。该县累计筹措资金10亿元投入南竹产业园建设,引进南竹加工上市公司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力打造国家木竹产业示范园。目前,绥宁南竹产业园竹滑板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竹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0%、竹木复合集装箱板年产量达6万立方米;年南竹加工量1000万根以上,加工利用率由65%提升到98%,产值由每根30元提高到80元。2017年,南竹加工产值17亿余元,占工业集中区比重达90%。

  绥宁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成为“神奇绿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神奇绿洲”竹业兴——“产业扶贫看绥宁”纪实之三

666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