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环境生物职院的生态文明实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湘江之滨的湖南衡阳,是一个以环境、生物类专业群与人才群为办学特色的高职学院。学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念不但贯穿于教学及科研,也落实在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
2015年3月,学院建立生态科普基地,同年5月成立生态文明志愿者协会。
现在,1600多名协会会员成为践行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骨干力量。强大的教研队伍也为学院生态科普基地提供了充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以硬件设施为抓手
构建生态校园
学院本着“生态兴则学风清,生态精则校风正”的理念,以建立生态科普基地为契机,大力完善生态科普设施,营造生态校园。
近年来,学院先后新建了含笑湖放生池、蝴蝶泉广场、生命阳光广场、文化墙、亲水台、植物园六大校园生态景观区,并对校园内的342种8600棵主要观赏树木悬挂二维码“身份证”。学院还开辟出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纪念树种植区”,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设置了生态画、生态文明警示标志、动植物古诗词灯箱等生态标识标牌。
在此基础上,2017年,学院新增投资700万元,为生态科普基地扩建1400多平方米的生态科普馆。扩建后的生态科普馆将是一个集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赏品鉴于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展馆。
以创新平台为基石
丰富教育资源
学院抢抓互联网生态文明教育的机遇,先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开通生态文明微博微信平台。
如今,通过智能手机,全院师生便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院精心整理的生态文明资讯,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与此同时,学院还以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将生态文明“外化于形”。
此外,学院组织编辑出版了《生态文明教育通论》《湖南森林养生资源概览》《生态文明知识读本》等系列书籍,编写《湖南省生态科普手册》,并把手册作为宣传资料发放到衡阳市各中小学生手中。
以生态成果为依托
强化校地合作
作为湖南省以农林学科专业为办学底色的高职院校,生态成果服务“三农”理所应当。学院利用生态科普基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把生态知识和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家中。
近几年,学院与绥宁等4个县市合作开办林业、畜牧业生态技术培训班9个,先后3次承担衡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举办农民生态文明专题讲座8场,参加各种活动的农民近2万人次。除此之外,生态科普基地还与石鼓、南岳、衡山、衡南、衡东、衡阳等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达成共建共享合作,共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共享生态文明成果。2015年至今,学院已累计接待来校参观的中小学生9200余人。
历经40余年的不懈耕耘,湖南环境生物职院的生态征程将以更新更高的姿态,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