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强化生态保护深挖资源价值
本报讯 记者周建梅 通讯员吴勇兵 杨俊报道 从“卖山头”到“卖生态”,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在不断“磨合”中逐渐找到平衡点,良好的生态成为武陵源区发展旅游、调整产业结构的资本,并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武陵源区严格实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开展封山育林护林,每年抚育森林1万亩,并组建专门的森林防火队伍和159人的护林队,核心景区实现连续5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同时,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严控外来物种,禁止一切松材及其制品进入景区,全区实现连续7年无大面积森林病虫害发生。武陵源区还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建立动态档案,对目前登记入册的3万余株古树名木全部设立保护标牌,并对武陵源城区道路、沿线公路、水域及重要节点的绿化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城市有绿色通道、公路有绿色长廊、河流有水岸绿化。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居全国山岳型景区前列;空气质量保持全年优良以上,被称为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在强化保护的同时,武陵源区还借“林”生财,通过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造林补贴等政策,增加全区群众收入,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扶强做大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同时,打造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基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深挖森林资源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