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郴州抓五大产业促民增收(生态就业 守望幸福)
作者:王慧莲 蒋伟 颜石敦
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调优结构、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以“资源增量、环境优美、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油茶、松脂、花卉苗木、中药材和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漫山油茶绿油油,松山翠竹富乡村。
在位于永兴县高亭镇的源和油茶种植基地,务工人员正给油茶翻土施肥。“公司种植油茶林1.7万亩,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茶林10余万亩。”永兴县源和油茶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公司建成日生产30吨的油茶籽低温压榨加工厂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油茶籽1万吨以上,年产纯茶油3000吨,实现产值6亿元。
永兴县是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县和湖南省茶油大县,现有油茶林种植面积63.5万亩,发展油茶种植与加工企业11家,连接农户2600多户。2015年,全县油茶产业创产值3.06亿元。
为把油茶成打造成农民的绿色银行,近几年,郴州鼓励和引导林农在责任山、自留山上种油茶,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民建立健全油茶产业协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油茶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郴州市油茶种植面积200余万亩,仅省级油茶龙头企业就有6家,全市年产茶油1万吨,上万农户受益。苏仙、桂阳、安仁等都纷纷跻身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作为壮大林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郴州大力发展南竹和松脂加工产业,目前全市拥有南竹林8.7万公顷。郴州还利用近400万亩松林资源,建立“公司+基地+林农”的林、脂、厂一体化松脂原料供应体系,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氢化松香、松香甘油酯、聚合松香、水白松香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目前,郴州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养殖面积达37.5万亩,林农收入逐年提高。
郴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借助气候和区域优势,郴州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中药材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渠道。
郴州建设了以郴州大道花卉苗木带、嘉禾湘南苗圃等为核心的多个苗木产业群,全市现有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200家,经营面积13万亩,种植培育300多个品种。为开拓市场,郴州还建设和完善了郴州市花卉交易中心、兰花市场、百里花卉走廊等一批花卉苗木专业市场。
花卉苗木产业的蓬勃发展,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为全市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郴州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林地资源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培植中药材种植大户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以药业企业为龙头,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的经营模式,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种源产品,重点发展天麻、田三七、滇重楼、黄芪、白术、白芍、杜仲等药材产业。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0万亩,发展省级中药材种植重点县4个,培育省级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4家,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
生态休闲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郴州拥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家底:全市有20个国有林场、8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莽山国有林场先后筹集林业资金3亿元用于生态保护,通过持续建设,莽山已成为郴州物种资源最丰富的生态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此外,郴州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规划乡村生态旅游,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村镇和森林人家,并通过举办神农文化节等活动,以节促游,带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响郴州森林旅游品牌,郴州以生态观光、森林康养、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农业观光、探险猎奇、地质考古、生态科普教育等为重点,加快整合形成市区周边旅游圈、东江湖、莽山3条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近5年,郴州接待生态休闲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