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建设为美丽津市增添风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7-06 00:00 信息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曹云

  驱车从湖南省津市市境内的二广高速驶过,道路两旁树木葱郁,令人心旷神怡。目前,在津市全长300多公里的公路沿线两旁,绿树成荫、花草遍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一道道亮丽的“绿色通道”风景线在全市境内已逐渐形成。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傍澧水、滨洞庭,总面积558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境内省、县、乡镇和二广高速公路总长度为346.5公里。2011年,湖南省提出“加快绿色通道建设”构想,大规模公路植树绿化在全省范围内兴起。津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大力开展了“绿色通道建设”。

  通过近5年的努力,津市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346.5公里通道绿化工程建设,包括二广高速和省、市、乡镇公路绿化工程建设。2016年,为进一步提高省道两旁绿化层次和品位,又投入资金8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境内52公里省道绿化提质升级改造工程建设。

  在扎实推进“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津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全体市级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组织管理上,明确所有市级领导分片、分线指导抓,乡镇、街道“一把手”具体抓,部门主要负责人配合抓的“三级联抓”责任制。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津市推进“绿色通道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为发挥整体联动、协同作战效应,全市把“绿色通道”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并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全市上下形成了单位部门个个有任务、干部职工人人有责任的整体联动体系。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市林业局、规划局、公路局负责拿出规划设计,加强指导;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证;两办督查室、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督导检查;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公路绿化植树工作。同时,为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市政府对公路植树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听汇报、看现场、找问题、排名次,实行末位表态发言,确保了“绿色通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全市公路绿化植树工作还结合当地实际,开创性地制定了“五统一、一承包”的工作措施。一是统一规划,由市林业局、公路局统一拿出总体规划;二是统一施工,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统一进行施工;三是统一苗木规格,所有公路红线内植树全部采用胸径6厘米以上的乔木树种如樟树或杜英,其中省道、县道植树全部采用胸径8厘米-10厘米的乔木,部分路段甚至栽植胸径12厘米-16厘米的大规格苗木;四是统一验收时间,每年四月底由两办督查室组织市林业局、公路局现场验收;五是统一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验收。“一承包”就是造林后交由大户承包经营管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承包”措施的确为留住绿色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失为此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中的一大创新之举。

  据了解,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津市就已经着手开展公路绿化植树,但一直以来实际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由于少数群众公路绿化意识不强,部分乡镇、单位管理责任制不落实,多年来,也未能摆脱“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命运,导致了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为强化后期管理,津市总结过去公路植树失败的教训,植树绿化完成后,后期管护工作由乡镇集体管理向大户承包经营管理转变。在实际操作中,乡镇、街道办事处完成造林后,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公开招标,将道路绿化林木产权拍卖给大户,由大户进行经营管理,并办理林权证。

  当然,在切实保证绿化成效的同时,承包大户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拍卖价格上的优惠,只出成本价的80%;二是树木生长5年后,经林业部门同意,可以进行活立木移植,但必须“移一补一”,保持公路绿化林带的完整性、持续性和美观度;三是在承包期内,如果发生乱砍滥伐案件,森林公安局及时介入,优先办案。

  目前,津市346.5公里已完成植树绿化的公路林带已全部承包给大户经营管理,不仅降低了造林、管护成本,而且提高了大户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巩固了造林绿化效果。

  提高护绿意识是通道绿化的重要环节,绿色通道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了提高广大群众造林积极性,全市各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散发宣传资料等多样形式,大力开展了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的宣传,确保了宣传无缝覆盖,不留死角,全市广大群众造林、爱林、护林的意识明显增强。

  多样化的绿色通道建设措施行之有效,为美丽津市增添了无限风采。

绿色通道建设为美丽津市增添风采

667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