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国有林场改革焕发生机
湖南日报6月15日讯(记者 白培生 李秉钧 通讯员 王慧莲 蒋伟)“通过改革,我们林场化解了债务,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且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等经费有了保障,林场生态效应日益凸显。”6月初,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林场负责人雷翔军介绍,改革给林场带来了新的生机。
郴州市共有国有林场20个,经营总面积204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10%。以前,各林场过度依赖森林资源消耗,普遍存在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发展陷入困境等问题。市林业局局长黄伟清介绍,去年,该市按照“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目标,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全市20个国有林场均为公益Ⅰ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公益性职责。
郴州市还组织发改、编办、财政、人社、林业、交通、水电、民政等部门,拿出支持国有林场改革的具体措施,保障国有林场机构定性、编制核定、改革成本、财政预算、社会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同时,各国有林场均建立竞聘上岗办法、绩效目标考核办法、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度以及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各类规章制度,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据了解,郴州市国有林场改革中,林场所在县(市、区)均按相关要求,将国有林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国有林场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已全面启动,全市林场工区道路912公里纳入“十三五”通乡、通村公路规划。通过改革,还妥善安置员工800多人,人员精简达45%。各林场发展活力得到释放,促进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培育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森林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