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菜单”看油茶——我国油茶产业精准扶贫样本解读
多年前,我国油茶种植户、油茶加工企业还没有“主心骨”,油茶产业发展缺乏全国性行业协会的引领指导;一年前,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适时成立,通过“政府+企业+协会+市场”的四方联动,力推油茶产业发展。
3月31日,时值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分会在湖南省永顺县召开油茶产业精准扶贫行业交流研讨会,端上了以油茶为“主菜”的精准扶贫“菜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油茶是否符合贫困群众的“胃口”?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样本值得剖析解读?
脱贫样本——永顺
以土家族为主的湖南省永顺县有很多“帽子”,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农业部对口扶贫县……尽快“脱帽”是几代永顺人梦寐以求的事儿。然而如何“脱帽”?却始终困扰着永顺人。
永顺县是典型的工业弱县和财政穷县。没有工业优势、缺乏财政支撑,靠什么脱贫致富?永顺人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突破口。
近年来,永顺县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和本县资源优势,加大油茶产业建设力度。全县油茶种植面积29.66万亩,年均产油茶籽5000吨,产油约1250吨,2009年被列为湖南省10个国家油茶林示范基地试点县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永顺县坚持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思路,突出基地示范带动,采取油茶产业新造、低改垦复的方式,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完善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同时,依托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组建了大云富硒油茶专业合作社等6个合作社、4个高产示范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农户“抱团”发展。合作社的成立、公司的入驻,突破了以往散户经营、传统管理的局限,提高了油茶产量,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永顺县石堤镇四联村通过采取清理林地、密林疏伐、整枝修剪、垦复深挖、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油茶林生产状况,提高了油茶产出。目前,该村每亩油茶林可产油20-30公斤,每年可增加油茶产值300万-40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112户376人脱贫。
永顺县是湖南省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正是这种“水滴石穿”的精准扶贫,让永顺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脱帽”成为可能。
发展样本——花垣
2013年11月3日,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十八洞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发展油茶产业正是花垣县贯彻落实这十六字方针的具体体现。
花垣县将油茶产业作为全县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争取用5年时间将花垣县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县。理想很丰满,现实如何呢?
2014年以来,花垣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的机遇,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保护绿色生态和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瞄准优势产业,做到精准施策。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南江山、湖南沃康等知名油茶企业,花垣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发展油茶产业,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园标准、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分户培管、统一计划采收、统一保价收购、统一奖补政策”等一条龙服务。通过采取1亩油茶套种1亩药材的“1+1”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可实现收入5000元以上,既解决了当年脱贫问题,又解决了油茶培管投入问题,真正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为了保障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精准脱贫,花垣县还成立了油茶产业开发合作社,并由公司、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共同筹集股本金,组建油茶产业开发股份制企业,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增强了村集体经济活力。
在油茶产业的带动下,花垣县贫困户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花垣县计划到2020年,全县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20万亩,其中改造油茶低产林12万亩,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8万亩,年产茶油4000吨以上,实现产值5亿元左右。
平台样本——衡阳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战略大背景下,油茶产业如何与时俱进,收集庞大的数据信息,并将这些有意义的数据经过专业化处理应用到油茶产业发展中来?全国木本油料展示交易平台·油茶(衡阳)中心正在积极探索着。
2015年以来,油茶产业迎来了又一轮的黄金发展期,然而油茶产业上游资源交易方式落后而导致的诸如价格信息不透明、产品质量难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发展,油茶产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全国木本油料展示交易平台·油茶(衡阳)中心正是基于上述现状,努力将木本油料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在交易、仓储物流及支付金融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盘活产业现有资源存量、引导企业及种植大户进入市场、提升交易质量,为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中心已成立了全国油茶资源云数据中心、开通了油茶产业电商支付通道,构建了油茶产业联络员与示范用户网络,并成立了油茶产业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中心将主要依托全国油茶资源云数据管理体系、全国油茶资源电子商务交易专业支付与供应链金融支持系统、全国油茶资源交易联络监管与示范样本户跟踪体系、木本油料品质检验检测与品质追溯体系四大体系,实现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
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油茶全产业链的单个环节,中心还以数据资源、商业模式及细分行业独家支持为招商引资条件,设计了9个子平台,按PPP方式逐个开展合作,实现油茶产业资源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9个子平台,将依托中心平台的数据服务、金融服务与行业监管职能,吸收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油茶行业中的关键领域,打破瓶颈束缚,为油茶产业振兴起到基础推动作用。
油茶作为“主菜”登上了精准扶贫的“菜单”,不仅符合贫困群众的“胃口”,也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