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保护使者吴荣三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4-01 00:00 信息来源:

  道县白马渡镇白马渡村村民吴荣三志愿保护鸟类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在吴荣三家旁,有一片水塘近百亩,塘边有十来亩竹林和柿子树。每天早晨与傍晚,这里便成了鸟儿的天堂,成千上万只鸟儿停留在水塘边的树枝上、电线上,或在空中飞翔盘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据“洞庭湿地鸟类保护第一人”李剑志在此地的观测,这儿的鸟有50多个种类。

  据介绍,从吴荣三的父亲起,他们家就开始保护那儿的鸟。有一次,父亲在水塘边的旱地上干活时发现,有人正用气枪打鸟,父亲苦口婆心劝说了很久,打鸟者终于被感动,离开了那里,并向老人家承诺,从此不再打鸟。自此以后,来此打鸟的人都被父亲劝了回去。那里的鸟变得越来越多,父亲发现,塘边原有的竹子不够鸟儿栖息停留了,就在塘边空地上又种满了竹子和柿子树。如今,树已长大成林,柿子树挂了果,任由鸟儿食取,从不追赶。父亲年事渐高,便嘱托吴荣三说:“鸟是有灵性的,一定要好好保护这里的鸟,不能让人打。”

  为了父亲的嘱托,保护好那些鸟儿,吴荣三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有一次,有几只鸟儿从那片林里飞出去后,被人打伤,飞回来时掉在地上,被吴荣三发现了,他就为小鸟清洗伤口并包扎好,饲养一段时间,待其伤口愈合能飞后,又放回林子。以后只要有空,他每天晚上都要在鸟儿栖息的树林下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受伤的小鸟。像这样受伤被救助的小鸟,在吴荣三的印象中,有上千只之多。有一天他发现,树下有两只乳毛未干的小鸟在草地上叫个不停,他朝树上看了看,小鸟是从鸟窝中掉下来的。他从家中找来梯子,准备把小鸟放进鸟窝,在放置时他发现,鸟窝有些破烂了,又去找来一些草,垫好鸟窝再把小鸟放进去。

  吴荣三由此受到启发,有些鸟窝太小太不结实,自己是不是可以帮鸟儿做些鸟窝呢?说干就干,他找来杂草仿照鸟窝的样子编成鸟窝搭在树枝上,没想到第二天就有鸟儿在那下了蛋。就这样,他在树上搭上了自己编织的鸟窝上千个,让鸟有了一个安全温馨的归宿。

  在保护鸟类的过程中,让吴荣三最伤脑筋的还是对打鸟者的劝说。有的捕鸟者是吴荣三熟悉并且平时关系很好的人,他照样是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理解的就主动放弃了打鸟的念头,不能理解的则认为是吴荣三故意为难他,争吵后最终离开。据初步统计,被吴荣三细心劝说放弃打鸟的人有500多个。后来,吴荣三自己掏钱在塘边建起了保护鸟类的10多块宣传牌,以此警示想来打鸟的人。

  有一个外地老板发现这里有许多鸟后,找到吴荣三,请他把这片林子租给他,每年租金10万元。但了解到这个老板是想租来捕鸟时,吴荣三果断拒绝了租约。当时,吴荣三全家的年收入也就两三万元。现在,吴荣三的几个儿子也经常随他一起保护这里的鸟类。

  前两年,吴荣三在水塘边的山坡上办起了生态养牛场,每年出栏上百头,年收入有好几百万元,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笑着说:“能拥有今天的生活,都是塘边这些鸟儿的回报。”

鸟类保护使者吴荣三

667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