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成为麋鹿“安乐窝”
湖南日报1月8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申福春)洞庭湖区成为麋鹿的“安乐窝”。自1998年发现至今,洞庭湖区麋鹿种群已壮大至100头左右。
记者今天从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获悉,经国家林业局批准,16头麋鹿将从江苏大丰迁来“落户”洞庭湖。
麋鹿俗称“四不像”,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据林业部门监测,如今栖息在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麋鹿,个体总数已达到100头左右。
1998年大洪水后,东洞庭湖惊现麋鹿。省林业部门加强保护,湖区各地大力宣传。沅江市、岳阳县等地的老百姓由认识麋鹿,到自觉保护麋鹿,20多次救助误入深沟、池塘的麋鹿,使其免受伤害。
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的麋鹿,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生态保护,大力治污,退田还湖。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主任李立称,洞庭湖区的广袤洲滩,非常适合麋鹿“安营扎寨”。
国家林业局日前批准,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种16头麋鹿,于今年3月3日放归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据了解,按2.2比1的雌雄比例,计划引种的16头麋鹿,其中5雄11雌。
目前,国内有北京、江苏大丰、湖北石首、河南原阳4处麋鹿繁育基地,麋鹿总数量4000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