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王争霸”凸显永州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9-18 00:00
信息来源:
2015年9月2日《永州日报》第一版刊载《祁阳发现千年‘楠木王’》一文,文中称:“在该县内下乡瓦窑村水库岸边发现一株野生楠木树,树高25米、胸围4米、胸径128厘米,冠幅直径达35米,经林业部门测算,树龄近千年,目视各项指标均超之前在金洞发现的‘楠木王’,是截至目前该县已发现的真正‘楠木王’”。文章见报后,金洞管理区林业部门表示“不服”并“强烈抗议”,要求市林业局予以澄清。
2015年,为加快永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全市开展了古树名木调查和数据校审工作,到2015年5月,通过调查、重点实地复查和数据校审,掌握了全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目前已经建立全市古树名木电子档案数据库,录入了树木种类、树龄、胸径和图片等资料,随时可查找已存档的古树名木资料。截止4月份,全部实行了挂牌保护。经统计,全市共有古树名木73139 株,分属61科141属232种,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的)805株, 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2665株,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69550株,名木(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119株。全市树龄最长古树是生长在东安县南桥镇马皇村5组的银杏树,这棵树的树龄为2500年。胸径最大古树是生长在蓝山县总市办事处白跃村的香樟,它的胸径有680厘米。树高最高的古树是生长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回龙6组的枫香树,它的树 哂?5米。最大古树群是生长在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银杏古树群,共有古树7832株,它们的平均树龄130年、平均树高22米、平均胸径28厘米。
2015年3-5月,双牌县林业局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古树名木“树王”评选活动。通过普查全县共有28642株古树名木,评选出香樟、银杏、黄檀、榉树、楠木、南方红豆杉、枫香、马尾松、木荷、石栎10个树种的“树王”。理家坪乡新干桥村一棵直径3.2米至今已有1100年的香樟树,是目前全县现存直径最大,树龄最长的古树,被选为“香樟树王”;茶林镇桐子坳村一棵直径2.1米至今800年的黄檀被选为“黄檀树王”;麻江镇廖家村一棵直径2米至今600年的银杏被选为“银杏树王”;塘底乡唐家组一棵直径1.2米至今600年的楠木被选为“楠木树王”;塘底乡珍珠塘一棵直径1.3米至今260年的榉树被选为“榉树树王”。此外,零陵区富家桥镇大仙观村发现的“罗汉松王”,树龄为1274年,是目前全国树龄最高的罗汉松。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辇江村五组社堂山场发现一株树龄达500多年的南方红豆杉,它胸径1.5米,树高25米,要数个成年人把手臂伸开才能将它合围抱住,被到访的林业专家誉为中国南岭地区“红豆杉之王”。2014年7月,省植物分类学首席专家刘克明教授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市乡北冲村杨家岭发现一株直径1.04米、树高40余米,树龄近500年的“金钱柳王”。刘克明教授介绍:金钱柳又叫“摇钱树”,目前全国已知最大的金钱柳,是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上禅堂金沙泉边的一棵连理摇钱树,树高30余米,直径1米。而在江华县发现的这棵摇钱树,树高、直径都超过了连理摇钱树,极有可能是全国已发现的最大的摇钱树。
古树名木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与景观价值,一棵古树的生态效益远远超过一亩甚至几亩、几十亩中幼林,其历史文化沉淀所产生价值更是难以衡量。通过古树名木调查和“树王”评选活动,促进了森林资源特别是珍稀古树名木保护,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弘扬了森林生态文化,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开展古树名木认养保护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广大群众发现古树、认识古树、保护古树的意识不断增强。祁阳县内下乡瓦窑村发现的“楠木王”就是在全市古树名木调查和数据校审之后才发现的。经查询市林业局的全市古树名木档案数据库,立即可查到金洞管理区的“楠木王”位于小金洞乡小金洞老工区,胸径148厘米、树高35米、树龄约500年,是目前永州市名副其实的“楠木王”。且金洞管理区100年以上的楠木有11株之多,其中胸径1米以上的4株,其他7株胸径都有80厘米以上,金洞管理区每年人工栽培楠木数万株,2014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楠木之乡”的荣誉称号。祁阳县内下乡瓦窑村的“楠木王”比双牌县的1.2米胸径的“楠木王”略大一点,目前只能屈居全市第二。尽管如此,但该“永州楠木王第二”同样珍贵,同样值得重点保护。永州的楠木属闽楠,是国家Ⅱ级保护树种。闽楠树形挺拔、材质优良、寿命较长,生长速度并不慢,是优良的家具用材和四旁绿化树种。被收藏家推崇备至的金丝楠就是一些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包括桢楠、紫楠、闽楠、润楠等)的泛称。由于“永州楠木王第二”每年产树种数百斤,可经过批准进行采种育苗,引种推广,供全市乃至南方各省开展保护性拯救栽培。
2015年,为加快永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全市开展了古树名木调查和数据校审工作,到2015年5月,通过调查、重点实地复查和数据校审,掌握了全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目前已经建立全市古树名木电子档案数据库,录入了树木种类、树龄、胸径和图片等资料,随时可查找已存档的古树名木资料。截止4月份,全部实行了挂牌保护。经统计,全市共有古树名木73139 株,分属61科141属232种,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的)805株, 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2665株,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69550株,名木(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119株。全市树龄最长古树是生长在东安县南桥镇马皇村5组的银杏树,这棵树的树龄为2500年。胸径最大古树是生长在蓝山县总市办事处白跃村的香樟,它的胸径有680厘米。树高最高的古树是生长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回龙6组的枫香树,它的树 哂?5米。最大古树群是生长在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银杏古树群,共有古树7832株,它们的平均树龄130年、平均树高22米、平均胸径28厘米。
2015年3-5月,双牌县林业局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古树名木“树王”评选活动。通过普查全县共有28642株古树名木,评选出香樟、银杏、黄檀、榉树、楠木、南方红豆杉、枫香、马尾松、木荷、石栎10个树种的“树王”。理家坪乡新干桥村一棵直径3.2米至今已有1100年的香樟树,是目前全县现存直径最大,树龄最长的古树,被选为“香樟树王”;茶林镇桐子坳村一棵直径2.1米至今800年的黄檀被选为“黄檀树王”;麻江镇廖家村一棵直径2米至今600年的银杏被选为“银杏树王”;塘底乡唐家组一棵直径1.2米至今600年的楠木被选为“楠木树王”;塘底乡珍珠塘一棵直径1.3米至今260年的榉树被选为“榉树树王”。此外,零陵区富家桥镇大仙观村发现的“罗汉松王”,树龄为1274年,是目前全国树龄最高的罗汉松。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辇江村五组社堂山场发现一株树龄达500多年的南方红豆杉,它胸径1.5米,树高25米,要数个成年人把手臂伸开才能将它合围抱住,被到访的林业专家誉为中国南岭地区“红豆杉之王”。2014年7月,省植物分类学首席专家刘克明教授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市乡北冲村杨家岭发现一株直径1.04米、树高40余米,树龄近500年的“金钱柳王”。刘克明教授介绍:金钱柳又叫“摇钱树”,目前全国已知最大的金钱柳,是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上禅堂金沙泉边的一棵连理摇钱树,树高30余米,直径1米。而在江华县发现的这棵摇钱树,树高、直径都超过了连理摇钱树,极有可能是全国已发现的最大的摇钱树。
古树名木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与景观价值,一棵古树的生态效益远远超过一亩甚至几亩、几十亩中幼林,其历史文化沉淀所产生价值更是难以衡量。通过古树名木调查和“树王”评选活动,促进了森林资源特别是珍稀古树名木保护,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弘扬了森林生态文化,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开展古树名木认养保护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广大群众发现古树、认识古树、保护古树的意识不断增强。祁阳县内下乡瓦窑村发现的“楠木王”就是在全市古树名木调查和数据校审之后才发现的。经查询市林业局的全市古树名木档案数据库,立即可查到金洞管理区的“楠木王”位于小金洞乡小金洞老工区,胸径148厘米、树高35米、树龄约500年,是目前永州市名副其实的“楠木王”。且金洞管理区100年以上的楠木有11株之多,其中胸径1米以上的4株,其他7株胸径都有80厘米以上,金洞管理区每年人工栽培楠木数万株,2014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楠木之乡”的荣誉称号。祁阳县内下乡瓦窑村的“楠木王”比双牌县的1.2米胸径的“楠木王”略大一点,目前只能屈居全市第二。尽管如此,但该“永州楠木王第二”同样珍贵,同样值得重点保护。永州的楠木属闽楠,是国家Ⅱ级保护树种。闽楠树形挺拔、材质优良、寿命较长,生长速度并不慢,是优良的家具用材和四旁绿化树种。被收藏家推崇备至的金丝楠就是一些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包括桢楠、紫楠、闽楠、润楠等)的泛称。由于“永州楠木王第二”每年产树种数百斤,可经过批准进行采种育苗,引种推广,供全市乃至南方各省开展保护性拯救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