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做实林长制念好“三字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2-28 11:09 信息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行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天蓝、地绿、水清,让人很难相信这里就处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

阿克苏地区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了地、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设立林长、副林长4405名,架设林长制公示牌1473块,地、县设立总督察长、督察长20名,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本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特点的工作方法,念好“林”“治”“果”三字经,让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

“林”上精准发力

阿克苏地区以“林”为切入点,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加快实施第五个百万亩工程——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工程,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25.29万亩。目前,全地区森林总面积达17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4%,森林蓄积量1460万立方米。

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缺绿补绿,破硬增绿,全年补植补种城市绿化苗木606.83万株,新增城镇绿地263.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3%。完善1536株古树名木档案资料,做好生长衰弱、濒危症状古树抢修、复壮工作。开展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专项行动,引洪灌溉55万亩,生态补水4.69亿立方米。

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完成村庄绿化3.37万亩,建成农田防护林1.15万亩。投入5.77亿元,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林分修复和退牧还草、退耕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170个,提升森林草原生态功能。

阿克苏地区把森林认证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2021年,地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温宿县爱疆农场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天山神木发展有限责任公司4家森林认证单位获得中国森林认证证书,认证面积6万亩,实现了全疆森林认证“零的突破”。

“治”上多点突破

阿克苏地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117.87万亩国家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承包流转程序,严格执行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天然草原禁牧835万亩、草畜平衡3794万亩。

开展森林草原督查,启动严厉打击非法毁林专项行动,扎实做好自治区推送的2056个非法毁林疑似图斑核查整改工作,做到“案件查处、林地回收、追责问责”3个到位,目前,所有疑似图斑均已整改销号。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评估12个自然保护地,做好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保林地总量不减。

加强公益林管护站能力建设,157个基层站管理运行持续规范。实行森林草原资源网格化管理,4049名生态护林员、450名生态护草员、1100名国家公益林护林员开展常态巡护,夯实森林草原管护基础。

加强林草有害生物统防统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总面积241.51万亩,综合防治率达98.94%;草原有害生物防治28.5万亩,年度防治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全面推广“防火码”应用,将重点森林草原视频资源接入维稳指挥平台24小时监管。2021年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应急演练108场次,建成森林草原消防应急标准化示范所(站)8个。完成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森林草原资源“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资源监管、预警预报和查处问题能力持续提高。

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刑事惩治+公益诉讼+生态赔偿”生态检察模式,检察机关全年受理林草资源保护类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2件,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依法保护了生态资源。

“果”上做足文章

阿克苏地区立足特色林果资源,不断加强特色林保育,持续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形成以核桃、红枣、苹果、香梨等为主,其他时令鲜果为补充的产业布局。

2021年,地区林果种植面积达450.4万亩,挂果面积429.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252.6万吨,阿克苏地区林果面积居全疆第二,产量及产值居全疆第一,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果”。

大力推动林草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新疆阿克苏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建设者”入选第三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进集体。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做实林长制念好“三字经”

22491165